33歲粉領族患最惡乳癌 半年腫8倍自費救命

33歲粉領族陳小姐2年前洗澡摸到0.5公分小顆粒,確診稱爲「最惡乳癌」的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短短半年腫瘤惡性變大8倍,幸好有商保支付自費術前術後輔助治療,幫助預防復發。

陳小姐今天在記者會上回憶這段抗癌過程,她說,醫師一開始就提供完整的治療對策,忘記保險可涵蓋,術前化療中途試問保單給付範圍,才搭配免疫治療,手術後也續用9次免疫輔助治療,不是所有病友都有商保,期待免疫治療加速健保給付,讓病友都有機會及早使用有效藥物。

臺灣10大死因癌症蟬聯榜首42年,乳癌是少數標準化死亡率仍上升的癌症。臺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說,歐美乳癌死亡率30年前下降,臺灣乳癌死亡率卻持續高峰,未見降幅,尤其三陰性乳癌存活率更是後段班,可能原因之一與藥物有關,健保給付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是關鍵。

三陰性乳癌存活率較差、復發較早、容易轉移至肺腦等器官,因此常被形容爲「最惡乳癌」,特別是年輕型乳癌病友。陳守棟說,早期三陰性乳癌通常不適合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除了化療,僅有免疫治療可用,應把握術前及術後輔助治療的黃金時間,減少復發風險、增加存活率。

陳守棟表示,作爲術前輔助的免疫治療有助減少手術切除乳房與腋下淋巴範圍,透過病理完全緩解率(pCR),也就是病理上已找不到癌細胞數值,評估預後和藥物反應,可以告知患者改善狀況,加強術後輔助治療的參考,「就像先算命再改變命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說,乳癌是女性健康頭號公敵,因爲篩檢觀念普及,8成新發現乳癌個案是早期患者,一般來說越早期治療,存活率越好,但及時接受最適切治療同樣是關鍵,術前化療並用免疫藥物治療、手術後接續免疫藥物是國際治療三陰性乳癌指引。

據國際性研究,針對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給予完整免疫化療組合治療,追蹤3年,結果亞洲三陰性乳癌病友對免疫化療組合的反應好,降逾6成復發風險、減少近8成死亡風險,但劉良智表示,健保尚未給付,仍停留在傳統化療,是早期乳癌最大的治療缺口,盼加速納入健保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