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壽險產品停售倒計時 險企加快產品切換

本報記者陳晶晶北京報道

壽險產品預定利率調整背景下,《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採訪獲悉,多家人身險公司預定利率3.0%的增額終身壽險、養老年金險均將在8月底停售,一些分紅險產品將於9月底之前停售。

根據監管本月最新文件,普通型保險產品、分紅型保險產品、萬能型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均下調了0.5%,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將從“3”進入“2”時代。

一家小型壽險公司高管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已經有險企備案了一款預定利率爲1.75%的分紅險產品。

記者從多家壽險公司產品人士處瞭解到,目前各個險企正在加快進行產品切換工作,涉及備案新產品、停售老產品、營銷渠道對接等多個方面。

產品預定利率將實行動態調整

預定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在產品定價時,根據保險公司對未來資金運用收益率的預測而爲保單假設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說就是保險公司提供給保險消費者的回報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本月已下發《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及《關於平穩有序做好人身保險產品切換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爲2.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5%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爲2.0%,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0%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爲1.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1.5%執行;最低保證利率超過上限的萬能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同時,監管要求,各公司要組建由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牽頭的工作專班,成員包括辦公室、產品管理、精算、投資管理、培訓、渠道管理、風險管理、信息技術、品牌宣傳等與產品管理和切換相關的部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舊產品切換之際,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藉此停售機會營銷保險產品,例如在社交平臺公開宣稱“3.0%末班車趕緊上車,壽險產品最大停售潮將來臨”“錯過3%不再有”。

近年來,受行業保險預定利率多次調降影響,在大批產品調整及停售窗口期,行業均出現了保險從業人員大力營銷即將停售的老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監管首次提出預定利率和市場利率動態調整機制。

《通知》指出,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參考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確定預定利率基準值,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應當報金融監管總局。達到觸發條件後,各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定價。

據業內人士分析,預定利率動態調整這一變革是在低利率時代,形成保險行業統一預期的重要舉措,引導保險機構更加關注市場利率變化情況,隨時做好調整的準備,以更敏捷地應對低利率。

東海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報亦分析稱:“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爲必然發展趨勢。新規下的負債成本調控將更爲靈活,利率下行週期下可通過調降預定利率緩釋利差損風險,而在利率上行期也可及時調整以提升產品吸引力,有利於推動資產負債聯動的有效性持續提升。”

一位券商非銀團隊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建立動態機制有望改變原有負債成本調整存在的‘滯後’問題。動態機制未來更加考驗險企對於宏觀的綜合研判和分析能力,另外,保險公司戰略和產品策略未來也將受到考驗。”

分紅險或將爲市場主力產品

未來產品設計方向和類別,監管明確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長期分紅型保險產品,對於預定利率不高於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險產品精算規定計算現金價值。

在低利率時代,分紅險無疑是能夠兼顧消費者利益與險企風險管控等多方訴求的產品。

目前,分紅險大多具有“保底+浮動”的收益特徵,同時部分產品兼具人身保障等其他保險責任,險企也可以通過“保險+服務”的模式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進而賦能產品銷售。

不過,由於產品較爲複雜,分紅險、萬能險的銷售近年來出現多銷售誤導。

一位資深保險經紀人對記者表示,選擇分紅險產品的時候,關鍵是看保證利率,這是寫進合同裡的保底收益,然後再參考分紅實現率。至於銷售人員用演算利率展現出來的收益,不能當真。從目前保險公司披露的分紅險紅利實現率情況來看,在投資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一些分紅險產品的分紅收益率較低,且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較大。

此次《通知》也要求,對於分紅型保險產品和萬能型保險產品,各公司在演示保單利益時,應當突出產品的保險保障功能,強調賬戶的利率風險共擔和投資收益分成機制,在披露紅利實現率時,應當以產品銷售時使用的演示利率爲計算基礎。

上述東海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報認爲:“制度引領下的市場需求有望逐步均衡,長期分紅險的市佔率有望逐步提升,投保人和險企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特徵一方面緩解了險企剛性的負債成本,另一方面也給予其較大的資產配置靈活度,有利於更好地實現跨週期的穩健投資回報。”

(編輯:李暉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