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靈活就業人員,不建議繳費社保?有5大理由,很扎心

衆所周知,參加社保,並不僅僅代表未來的養老保障,還涵蓋了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四重保障。

然而即使如此,龐大的靈活就業人員也不都參加了社保。國家統計局此前有一個數據,靈活就業人員的規模有2億人左右。這一數據是截至2021年底的,雖然沒有新的確切統計,但截至到現在,這一羣體的規模肯定又擴大了。

而且,據說這個龐大的羣體中,繳納職工社保的卻只有8000萬人,佔比不足總人數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靈活就業人員既不同於端着鐵飯碗的公務員,又不像擁有穩定工作和公司的就業者。這個羣體主要指的是那些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的人員。比如,臨時工、小時工、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等,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普遍都不穩定。

於是,就有不少網友感到十分困惑,他們提出:靈活就業人員既沒有固定的工作,也沒有穩定收入,恰恰是最需要社會保障的羣體。爲什麼繳納職工社保的人數佔比卻不足一半?

第一,收入不穩定,社保年年漲

通常在崗職工既有穩定的工作收入,而且繳納社保也是企業承擔大部分費用。而靈活就業人員不同,他們不僅收入不穩定,而且還要自己100%承擔社保繳納 。這樣的繳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社保費用年年都在漲,這無疑會加大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壓力。而社保費用之所以年年都在漲,主要是以當地平均工資作爲繳費基數,平均工資漲了,社保費用自然就要年年上漲。

但問題是,靈活就業人員本就工作及收入不穩,甚至一些人還出現了收入下降,承受不了年年上漲的社保費用,一些人就只能放棄了。

去年,中國青年報對參保問題進行了調查,從全部就業面來看,55.7%的人都認爲,社保個人繳納的費用高。而在靈活就業人員中間,57.5%的人認爲社保高,個人負擔不起。可見靈活就業壓力確實挺大。

第二,回本太困難,以後會更難

還有不少人擔憂,即使靈活就業人員按照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將來退休以後,可能起碼要8-9年才能回本。即60歲退休,可能70歲以上才能收回繳費成本。

然而資料顯示,在人羣當中能活過70歲的人,佔比在50%左右。這意味着,至少有一半以上繳納社保的靈活就業人是很難回本的。

於是很多人也開始擔憂,自己辛苦勞累一輩子,萬一活不到70歲,那豈不是虧了嗎?更何況,現在延遲退休至63歲,靈活就業人員以後要想回本就更難了。

第三,繳費壓力大,退休金較少

因爲收入不穩定,即使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一般也會按照最低繳費標準,然而頂着巨大的壓力繳費15-18年以後,將來退休,每月養老金也就1-2000元,這點收入在三四線城市也就只能維持日常開銷,在大城市,顯然難以度日。

感覺領取過少,於是有不少靈活就業人員覺得,與其在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還是很難生存下去,倒還不如停交自己存錢,另外自己買一份農村醫保,來得更實在一些。

第四,繳費支出多,各項保障少

有些靈活就業人員不願意交社保,不僅僅是因爲他們要承擔100%的繳費,壓力比企業職工好太多,享受的社保待遇不及企業職工,也是導致他們放棄的原因所在。

從目前來看,靈活就業人員只能享受到五險中的醫療和養老這兩大保險,而在崗職工則可以享受到除醫療和養老保險之外的,失業、工傷、生育等三大保險。

差距一目瞭然,不願意也就正常了。

第五,如果退休前去世,只能拿會40%的錢

因爲沒有固定用人單位,靈活就業人員要參加社保就需要從100%個人全額承擔繳費,不過,這些繳費不都是全部進進入個人養老賬戶,實際上,靈活就業人員每月繳費社保後,只有40%的繳費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另外還有60%計入統籌賬戶。

這也就意味着,如果退休之前不幸意外,屆時褪也只能將40%的個人養老賬戶裡的錢退回給家屬。剩下的60%的錢已經劃入統籌賬戶,家屬是拿不到的。

意外情況無法全額退費,一些人覺得太吃虧,就不願意堅持交了。

社保,保障的是一個人的未來和老年,這就相當於拿着現在的錢,給自己的未來投資。眼下參保人的工作和收入,直接決定着人們的參保意願。收入水平,無疑是每個人最大的考量。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他們本就工作及收入的穩定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把這部分人也納入社保體系,繳費標準、項目以及辦理手續等各個方面,也得跟他們的收入相契合。

說白了,既然他們已經是靈活就業人員了,那麼針對他們的社保,在政策上也不妨“靈活”一些,比如:

①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在收入減少或失業的情況下暫停每年提高社保標準

②讓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到與在崗職工一樣的五險待遇。

③對靈活就業羣體劃出更多的社保繳納標準,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標準。

總之,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激起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積極性。

巢客HOME:

文章的每個字,都是我用心敲出來的,點個「在看」,讓我知道,你們也在爲人生「拼盡全力」。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