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辭世,VC嘆息

剛剛坐上地產首富位置的左暉,終是沒能等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昨日,貝殼找房訂閱號發佈訃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意外惡化於2021年5月20日去世,年僅50歲。

而在上週(5月13日),左暉剛剛以2220億元的身家登頂成爲中國地產行業首富。

關於去世原因,有貝殼內部人士透露是肺癌所致。早在2015年,就有傳聞稱左暉生了重病,需要手術治療。2017年,融創投資樂視的新聞發佈會上,融創地產董事長孫宏斌談到之前投資鏈家時的一些細節,曾透露到:“大家知道老左(左暉)身體……老左在養身體。”也側面證實了左暉生病的傳聞。

此外,一則網傳的風險提示也顯示,左暉在2013年9月被診斷出肺癌,在國內手術,切掉1/3的肺,正在做化療和細胞療法,當時身體狀況較好。

昨天,貝殼CEO彭永東發文《別老左》寫道:“貝殼失去了一位奠定我們事業和使命的創始者,居住產業失去了一位始終在探索和創新的引領者。”

左暉去世的消息傳出後,紅杉、騰訊、源碼等機構官方發聲送別這位企業家。其實前幾年貝殼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幾輪融資中,就有投資人曾經表達過對左暉健康狀況的擔憂。但事實是未在100%狀態的左暉仍然在上市前獲得了總額超過60億美元的融資,除了前述幾家,還有軟銀願景、高瓴等頂級機構的背書。放諸全球風險投資歷史上,企業家左暉在過去幾年間取得的成績都是令人矚目並且值得記錄的。

左暉出生於1971年1月,1992年從北京化工大學畢業,曾先後在化工廠、軟件公司工作過,1995年,他與兩個大學同學決定共同創業,做財產保險代理,併成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1年,左暉創辦了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用20年時間成爲了“北京最大的中介頭子”。

回顧鏈家和貝殼的發展路徑,如果要用一個字概括左暉和貝殼的20年,我想,應該是“晚”。

大器“晚”成

首先要提到一個特殊的年份,1998年。

那年7月,國務院頒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以“取消福利分房,實現居民住宅貨幣化、私有化”爲核心,使得在新中國延續了近半個世紀的福利分房制度壽終正寢,“市場化”成爲了住房建設的主題詞,個人購房者數量激增,一批房地產中介應運而生。

鏈家的成立時間是在2001年底,晚了整整3年,在這期間,搜房網、中原地產、我愛我家、中大恆基等已發展成爲行業裡的大玩家,初具規模。

但“晚”並不意味着沒有機會。

事實上,在房改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房地產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地產中介行業尤甚。那時候市場中碎片化嚴重,虛假廣告漫天飛,房產交易信息嚴重不對稱。

左暉很快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帶領鏈家首推陽光交易模式,讓買賣雙方見面,簽訂“三方協議”,成爲行業裡第一家各方面信息公開透明,籤三方約的公司。

鏈家的早期投資人,鼎暉投資創始合夥人胡曉玲曾這樣評價左暉:“他身上有一個與衆不同之處,就是既具備俯瞰的超前戰略能力,又有苦下身段、狠抓細節的執行能力,能看到最大的事情,也能看到最小的事情,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所以,左暉雖然在大方向上總是晚一點的跟隨者,但在執行上向來是積極進取的態度。

也正是因爲左暉的“超前戰略能力”,讓鏈家在成立之初創下了多個“第一”:第一個推出“二手房商品房轉按揭業務”;第一個推出“二手房交易資金託管業務”;與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合辦全國第一家“二手房消費教育學校”;全國第一家推出“個人租房消費貸款業務”;第一家在中消協建立先行賠付金的房地產中介企業……

憑藉強大的執行和管理能力,“後來者”鏈家彼時已經成爲北京最大的房產中介。但就在左暉跟鏈家忙着在線下跑馬圈地的時候,移動互聯網浪潮來了。

平臺夢“晚”

2014年,互聯網企業開始大規模殺入線下各個業態,傳統房產行業搖身一變成爲萬億級的O2O風口,當時市場上已經有了58同城、安居客、房天下、愛屋吉屋、吉屋網等平臺型玩家。

雖然在2014年10月,鏈家就宣佈將“鏈家在線”更名爲“鏈家網”,但鏈家真正完成從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向互聯網平臺的轉型則是發生在2018年,也就是貝殼找房成立。

從時間上來看,左暉和鏈家又晚了一步。

但事實上,左暉並非對這一波互聯網浪潮毫無察覺。相反早在2008年,鏈家就投入開發了鏈家在線,涉足線上。

但當時存在一個問題。2008年到2014年間,當時的互聯網還處在較低的信息階段,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往往難見成效。特別是鏈家身處的房地產交易領域,重線下,規則複雜,流程漫長,龐大的佣金以及租金註定讓中介大不起來。在左暉看來,當時無論是房產電商還是平臺,大部分只是單純的信息搬運,做撮合交易,對產業鏈的介入程度很低,並不能真正的解決行業的痼疾。而必須做到交易平臺,就意味着要面對低頻、非標、複雜、產業鏈上游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2008年開始,鏈家開始人工逐盤記錄,建立樓盤字典,推動房源信息數字化、標準化。2011年,針對市場信息不透明、不對稱,虛假房源多的市場痛點,鏈家在業內成功首推“真房源”行動。現在來看,樓盤字典也爲鏈家的數字化、線上化之路打下了基礎。

2018年4月,鏈家向公開市場宣佈成立新平臺貝殼找房。此後,平臺又通過構建ACN網絡,使房源信息充分共享,將經紀服務流程標準化、模塊化,促進交易達成與效率提升。

2020年,貝殼成交總額(GTV)達3.5萬億,存量房業務交易量已經佔據全國總交易量的21.55%;新房業務也增長迅猛,佔據全國總GTV的10.8%,成爲僅次於阿里巴巴的中國第二大商業平臺以及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

2020年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上市之後,貝殼的股價一路上揚,截至5月20日,貝殼找房總市值爲595.12億美元(約合3831.5億元人民幣)。

在接受虎嗅採訪時,左暉曾談到:“受益於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崛起,我們會有很多的機會,很多產業發展很快,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需要跟着大潮流,不要掉隊就能發展起來。但這對於一個組織來說這是挺大的一個困境,當有捷徑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去選擇更長遠的事情挺難的。”

在他和貝殼的故事裡,“晚”本身就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情。

昨日也是貝殼發佈Q1財報的日子,左暉沒有參加電話會,但從目前的業績來看,是處於增長態勢。

貝殼一季度營收破2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2倍;淨利潤爲10.59億元。總交易額(GTV)約1.07萬億元,同比增長超2倍。其中存量房業務增長最快,GTV爲6,734億元。新房業務,貝殼新興及其他業務的GTV也出現了較大增長,同比增長也近2倍。

左暉去世,貝殼這家公司的組織管理問題也被擺上了檯面。一家公司創始人的健康問題和公司的興衰總是有很大關聯。

很明顯,左暉身邊有兩位過去在IBM全球企業戰略諮詢部待過的得力干將。他們不僅從2010年加入鏈家開始就當上了CEO,彭永東原爲鏈家網CEO,現爲貝殼CEO,而熊林則一直擔任自如CEO,並且都在各自的職位上幹了長達10年之久。

左暉曾經在接受採訪時也說過, “很多人說,你爲什麼選彭永東?我說什麼叫選彭永東,彭永東是跑出來的,跟選有什麼關係?如果你幹不出來的話,憑什麼來幹這個事。”

“幹出來”是標準,是方法,甚至是一種宿命。左暉曾講過:“我們這個時代經營者宿命,就是要去幹煙花背後的真正提升基礎服務品質的苦活、累活”。

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左暉帶領的貝殼在創投市場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人們都有所感知。但客觀地講,左暉的成績在全球風險投資歷史裡都應當有其獨特的存在意義。

看看與他交往最深交集最多的幾家投資基金吧,有軟銀願景這種全球頭部的機構,也有在本土拔尖的紅杉高瓴,還有伴隨貝殼一起成長起來的大白馬源碼。

先看孫正義與左暉的交集。孫正義曾投資貝殼13.5億美元,爲外部第二大股東,持股9.3%,截止今年一季度末,仍持股7.06%。對他來說,這是他在去年備受質疑但又完成逆轉的一個重量級退出案例。

去年8月中旬,貝殼在紐交所敲鐘,而根據軟銀財報,截止去年12月底,孫正義在這家公司身上獲得的回報約爲48億美元。

這48億美元意味着什麼呢?在去年下半年願景基金上市的項目中,回報排第二。並且值得注意的是,貝殼是軟銀願景二期基金投資的公司。

軟銀願景二期基金募得晚,2019年,並且相比一期千億美元的規模,也小的多得多,爲25億美元,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拿出了足夠亮眼的成績單。孫正義投貝殼,不僅用收益爲挽回願景基金鉅虧作出了大貢獻,也是再次證明自己的關鍵一役。

紅杉、高瓴,貝殼和中國這兩家最頂尖的投資機構也有緊密的關係。

早在十幾年前,張磊就問過一個讓左暉有點不解的問題:你們這生意是可以規模化的嗎?後續高瓴對貝殼的支持也顯而易見。貝殼上市前,高瓴爲其外部第三大股東,持股5%。貝殼上市當天,張磊還專門從香港跑去支持。而截止一季度末,高瓴也仍持有貝殼5%的股份。而紅杉也在2019年年末的D+輪重金參與投資,並且在IPO時,高瓴紅杉兩家分別認購了1億美元。

貝殼與2014年成立的大白馬基金源碼的互動也很值得關注。源碼創始人曹毅與王興、張一鳴的關係大家都知道了,而左暉也是源碼的LP。對源碼來說,貝殼更加是一個強有力地證明了自身競爭力的一個案例。

先前投中網在《底片》欄目也曾提到,貝殼是熱門賽道上最頭部的公司,而源碼能在貝殼B、D、D+輪融資時和高瓴等機構在坐上同一張牌桌是非常說明問題的。不僅需要足夠有錢,還需要被創始人足夠認可。一支VC新軍的成績和勢能,都因爲投資貝殼被放大了。

因此綜合來看,去年美股市場上最大的中概股IPO,目前市值近600億美元的貝殼註定是要在創投歷史裡面多寫幾筆的,並且只要投資機構還沒有完全退出,對回報層面的影響也會是持續性的。更關鍵的是,左暉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展現了充分的號召力,不論是世界頂尖的基金,中國最好的機構還是新一代最亮眼的VC都在爲他用錢投票,可以想象的是他將有機會更加遊刃有餘的實現關於平臺的抱負,但宿命卻是,一切從5月的這一天起戛然而止,總是“晚”一步的左暉,卻沒能等到屬於他和貝殼的煙花綻放,就提前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