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者”左暉

斑馬消費 楊柘

朋友圈裡那一幫活躍的地產經紀人突然變得頹喪。昨天下午,他們齊齊向外界傳遞着一個消息——地產中介行業教父、貝殼的領袖左暉,走了。

50歲,正是一個企業家的當打之年。即便是在與癌症病魔默默搏鬥的7年間,從鏈家到貝殼、從線下到線上、從中介到平臺,他開創了地產經紀行業的新時代。

他走得很突然,但他的精神早已根植於這個組織——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發軔

最簡單的故事,往往最能啓迪人的心智。

一輛滿載的綠皮火車,怎樣才能找到座位?很多人只是在上車時,往車廂的左右張望,一眼看不到,就放棄。而有的人,選擇從第一節車廂上車,一直走到最後一節,總能在擁擠的車廂,找到一個空位。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左暉曾用這個故事,來闡釋自己對“不走捷徑”的理解。

1971年,左暉出生在陝西渭南,1988年,他走出大西北,來到了北京化工大學求學,學的是當時尚處萌芽中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

1992年,21歲的左暉畢業,分配到了北京一家郊區工廠,如果他一直在那裡,就不會有後來的故事。

很快,他發現自己不適合按部就班的生活,果斷選擇了離開。

距離自己母校十公里的中關村,正迎着互聯網的朝陽冉冉升起,左暉來到這裡,做過3年客服和短暫的銷售,這兩份工作他都做得並不出彩。

後來,左暉自我總結,並不認爲畢業之初的3年是荒廢的,而是通過這幾年,認識到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其後,他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般。

1995年,左暉和兩個大學好友相約,踐行大學時期的約定——“25歲出來單幹”。三個人一起創立公司,從門外漢開始,幹起了財險代理。

這時,左暉善於收集信息的優勢顯現出來,他細心研究各大保險公司的條款,找出各家的優勢和劣勢,很快掌握了行業規則。

3年後,因保險業政策調整,左暉退出保險代理業時,他已積累了數百萬資產,挖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崛起

需求+痛點,就是生意。

北漂12年,左暉有太多的租房經歷,被黑中介坑,幾乎是早期租房客都會遇到的經歷。

而此時的京城房產中介,是屬於劉益良和中大恆基的時代。

1996年,劉益良從河南北上,在短短几年內,將中大恆基門店數幹到了數百家,成爲京城最大的房產中介。

這個原名劉永學的男人,早年間曾在河南老家因持獵槍打死一名協警獲刑11年。一個草莽和一個野蠻生長的行業,註定了它的中大恆基在刀尖上跳舞。坑騙客戶、強賣強賣,無所不用其極。終於,在2010年,劉益良因尋釁滋事等罪名再度入獄。當然,這是後話。

2001年,左暉創立鏈家闖入房地產中介行業。

在當時一片混沌的行業中,鏈家成爲了一股清流。高高豎起了“透明交易、籤三方約、不吃差價”的大旗。

在京城的地產中介市場,鏈家成立時間不算早,但抓住了一切機會,成爲了跑得最快的一家。

2005年,國家樓市調控,樓市遇冷,左暉帶領鏈家逆勢擴張。劉益良被抓,京城中介老大轟然倒塌,給行業的變局帶來了機會。

十多間,無論市場風向如何變化,左暉始終看好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用“真房源”搭建起來護城河,藉助資本的力量,全國各地瘋狂擴展。先後併購了成都伊誠、上海德佑、北京易家、深圳中聯、廣州滿堂紅、杭州盛世管家和高策地產服務機構,成爲中國最大的地產中介機構。

命門

2018年2月,當貝殼找房橫空出世之時,左暉向外界展示出了更大野心。

從中介到平臺,這個想法很早就已出現在了左暉的腦海中,真正幹起來時,又談何容易。他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準備——貝殼沒做成,鏈家也沒了。

貝殼上線之時,被行業質疑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一度遭到了58同城帶領一衆中介組成“反貝殼聯盟”強烈抵制。

這一幕,左暉再熟悉不過。

多年前,作爲信息平臺的搜房網透露出進軍地產經紀的野心,左暉作爲行業老大振臂一呼,號召中介同行發起了反搜房網聯盟,最終導致搜房元氣大傷。

貝殼不是搜房,左暉也不是莫天全。更何況,大勢不可擋。貝殼已以摧枯拉朽之勢,在不斷顛覆行業,強大的渠道力,很快讓反貝殼聯盟土崩瓦解。

華興資本包凡是貝殼的投資人,在點評貝殼時他曾這樣說,“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都會經歷過這些所謂的命門。這個命門有的時候是沒得選的。”

如今,在貝殼這個平臺上,各大地產中介共享房源信息,鏈接近5萬中介門店,近50萬經紀人在這個平臺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環節拿到屬於他們的佣金。

過去的一年,貝殼GTV(成交額)達3.50萬億元,同比增長64.5%;全年營收同比增長53.2%至705億元,淨利潤達27.78億元,首次實現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全年盈利。

在某一次演講中,左暉曾說自己有一個夢想:像比爾·蓋茨那樣,做出一番事業,退休後過上安逸的生活。最難的前半段,他已經實現了,更容易的後半段,他沒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