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越瞭解自己,越能在國際上形成臺灣論點
蔡英文總統今出席「2020年度法學會議暨第50屆會員大會」致詞表示,紮根本土,接軌國際。對自己越瞭解,也就越能在國際舞臺上,形成代表臺灣的論點,創造屬於臺灣的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50年前,臺灣處於威權統治的年代,但當時的法律人,本於專業倫理和價值信念,組成了學會,透過舉辦學術活動、推展法律服務,致力於倡議法治的精神。更令人欽佩的是,學會成員積極走入社會,在臺灣爭取民主轉型、司法改革,並在人權保障的過程中善盡責任,提供屬於法律人的觀點。
總統說,學會在90年代正式更名,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成爲內政部立案中,第一個以「臺灣」爲名的全國性團體,充分彰顯出學會成員對臺灣主體的認同。
總統指出,身爲在臺灣求學、也曾經在臺灣教書的法律人,她對於能身處在願意追求真理、捍衛價值的學界環境,能向學會許多令人敬佩的先進學習,真的感到很光榮。
她說,也觀察到,因爲有臺灣法學會建立的傳統,在臺灣,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大多具有深刻的公共關懷。很多人都意識到法律人對於推動國家社會的進步,有無可迴避的責任,也努力實踐已故林山田教授的「戰鬥的法律人」信念,令人欣慰。
總統指出,今天的研討會主題是「國際規範與臺灣法制」。可以看到,在臺灣逐步成爲成熟民主國家的過程中,透過法律人擅長的比較法研究,法律界扮演了銜接國際規範和在地經驗的橋樑。
總統舉例,在她擔任總統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今年終於成立符合聯合國「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委員會,讓臺灣的人權制度更進一步接軌了國際人權體系。這當中,法律人就有相當多的具體貢獻。
總統認爲,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的此刻,臺灣經濟必須更積極超前部署。不論是智慧財產權保障、爭取跨國人才,還是跨國貿易談判,在這些過程中,也絕對少不了法律人的參與。
總統強調,接軌國際規範的同時,也需要對臺灣本土經驗有充分了解,纔能有意義的比較,形成具有現實感的改革方案。關於這一點,她很推崇稍後要發表演說的王泰升教授。透過對法律史的鑽研,王泰升教授主張「多源而多元的臺灣法」,讓人能更理解臺灣獨特的歷史經驗。
總統除感謝學會長期的貢獻外,更期許,在下一個50年,臺灣法學會的成員們同樣可以發揮專業,協助臺灣各個領域的法制和人權保障工作,持續深化,也持續累積出臺灣的獨特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