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上 TA,老電腦秒變AIPC?還有這好事?

問大家個問題:AI已經火了兩年了,各類AI產品也不少,但你身邊真的在工作學習中用上AI的人有多少?

除了地區限制和付費訂閱外,還有個問題是,我們的工作流程已經有小十年沒迭代過了,積習難改。現有的AI產品不好融入我們習慣的工作流,懶得去改工作習慣,一拖再拖。

於是,現在AI產品面對的問題不再是AI是“人工智障”,而是如何製造一個“殺手級”應用,讓除了開發者和早期採納者之外的大衆用戶無痛用上AI。

今年5月20日,微軟Build 2024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佈在新款電腦上加入一個copilot鍵,可以一鍵調用AI功能,AIPC的概念讓微軟的股價高漲,一度逼近歷史高位。

就長這樣的一個鍵丨微軟官方

一個月後,蘋果WWDC發佈了Apple Intelligence,提出個人智能(personal intellegence)的概念,要做“全新個人化人工智能”。在蘋果看來,再強大的AI工具,如果不能理解用戶身處的情境,和用戶的生活交融,就無法發揮最大的能力——換句話說,不能個人化的智能,再智能也白搭。

市面上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聊天工具,能利用全世界的知識執行大量任務,但它們很少能跟我們的工作習慣交融,最終淪爲教輔用品和聊天工具。

AIPC和AI應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AIPC是給電腦原有的功能加上了AI入口,而AI應用是先有需求再去找各種各樣的應用解決相應的問題。有市場分析師認爲,未來內置AI的電腦將會是必需品。

那有沒有一種辦法,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把自己的老電腦升級成“AIPC”,真正讓AI變成生產力?

不僅是AIPC,

豆包還你一個“媽生AI”

自從AI熱潮席捲社交媒體,就連我爹都對它能幹啥一清二楚,當知道它能寫稿能收集資料回答提問,我爹對我發出了靈魂拷問:你現在上班是不是隻要複製粘貼就可以了?那你是不是很快失業了?

現在工作學習,時間還真的都用在了複製粘貼上。

日常工作中需要查資料、讀論文,還需要在短時間內提煉重點,消化之後再輸出自己的觀點。爲了用上AI,我必須打開兩個ChatGPT網頁版(一個用來處理圖片一個用來處理文字)、網頁本身、word、pdf、音頻轉寫AI,瀏覽器經常卡死,有時候覺得這個AI咱是非用不可嗎?更別提有些資料是圖片格式的,無法複製,只能先截圖識別,再手動複製進去。

有了AI,我的瀏覽器選項卡更擁擠了丨作者

工作中一半時間在AI應用和辦公軟件間左右橫跳,至此我完全變成了“AI的搬運工”。

直到我安裝了豆包電腦版,沒買AIPC也體驗了一把AIPC的絲滑感受。

豆包電腦版跟GPT-4o新推出的的桌面App差不多,主打一個與電腦功能無縫銜接。豆包電腦版以“豆包”主智能體爲核心,集合了搜、讀、寫、繪四類功能,比起網頁版AI入口真是清爽了太多。

無論是在桌面還是在任何應用中,只要按下快捷鍵就能隨時在畫面中央召喚出對話框,進行提問、AI搜索或使用更多功能。

我把option+空格設置爲了啓動鍵,不管在任何界面都能一鍵喚起|作者

日常閱讀文獻時,也不用再複製或者重新手打問題了(pdf經常複製不了,小語種有時也無法打出來),安裝了電腦版豆包之後,用鼠標在文檔中選中,會自動出現劃詞功能。

之後,不管是選擇搜索、翻譯還是解釋,甚至是解釋之後追問,都很好用。還能一鍵插入原文,我連複製粘貼工具人都不用當了,點一點直接完成工作。

不僅解釋的清清楚楚,點擊替換或者插入直接就出現在原文中了|作者

無縫接入工作流,說起來爽,實際用起來更爽。

之前寫郵件也要分很多步:先打開AI網頁,寫出指令,郵件生成後再進行刪改潤色,之後再次複製到郵箱裡發送。其實已經對我這種寫正式郵件頭疼的人很友好了。

直到有一次我用ChatGPT寫正式郵件,忘了刪除前面那句“好的,下面是爲您潤色過的郵件”,直接給發出去了,尷尬得我又特意寫了封郵件解釋。

別學我,人間慘劇|作者

現在在豆包電腦版裡打開網頁,再也不需要切換來切換去,郵件回覆欄已經出現了“幫我寫”選項。

我讓它幫我寫一封郵件,回覆麥當勞發來的活動廣告,然後說我很願意參加活動而且想要領取十個免費麥樂雞。

而且豆包還可以對郵件的語氣、長度以及語言進行調整。大家覺得我能獲得十個麥樂雞嗎?|作者

回郵件只是寫作場景之一,生活中需要寫的東西可不止這些。豆包電腦版提供了小紅書文案、朋友圈、日周月報、PPT大綱、營銷文案等各種模板,填寫關鍵詞就可以一鍵生成。

豆包更好用的一個場景,是讀大文本和長論文。豆包電腦版一次能上傳50個文件,支持多種格式。

以前讀一篇長論文,要把論文拆成很多個部分,分別導入ChatGPT再貼到一塊兒看,現在只需要用豆包電腦版打開文檔,點擊“AI總結”,就可以生成文字版總結或者思維導讀大綱。來源:vju.rocknrollbeat.com來源:xmc.supermitch.com來源:wbu.suelinclaire.com來源:her.terrrara.com來源:wdl.statsoforigin.com來源:aqo.recallscience.com來源:tgv.rsweldingpipe.com來源:yym.thewirecharge.com來源:bvb.skyteambvi.com來源:pbz.raymundojimon.com來源:aam.rodaduniawi.com來源:dls.sujayhg.com來源:lsm.storybitesapp.com來源:vrp.spiritdeli.com來源:gro.testinstanz12.com來源:qwq.tinsteahouse.com來源:nlr.ricogmusic.com來源:tzg.theveganfork.com

不需要進行多次翻譯或者二次搜索,選中段落就能自動翻譯、解釋,點一點就能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拓展信息。

這本我三年都沒看下去的書是不是終於有希望讀完了?|作者

如果覺得這種“飯直接喂嘴裡”的方式過於“粗暴”,還可以選擇“AI伴讀”功能,界面簡潔清晰,看不懂的地方直接翻譯,而且還可以追問拓展。

點擊AI伴讀後的,細,太細了(另外這本書挺好看的,推薦)|作者

總結提煉功能不僅對文字適用,在視頻和播客上也好用。不用像以前一樣苦哈哈地視頻轉音頻、音頻轉文字,用豆包直接打開視頻鏈接或者小宇宙播客,可以直接提煉內容,甚至導出思維導圖。這個功能非常適合在學習或者快速在一大段視頻音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或片段。而且直接點擊文字,視頻就會跳轉到對應的位置。

1分鐘看完何同學,勁省27分鐘,什麼小帥小美的都“退環境”了,以後看電影也拿這個來(不是)|作者

在測試中,我發現了豆包對學術人最友好的一個功能——學術搜索。在之前,用GoogleScholar找論文簡直像淘金,在處理一些不需要那麼深入、或自己不太瞭解的新領域問題時會耗費大量時間,而豆包學術搜索可以基於論文庫給出答案,還會標註好論文出處方便跳轉到論文頁面繼續閱讀,體驗下來真是太絲滑了。

來源可查,真正可靠的學術搜索|作者

而在數據分析這個專項裡,不得不說豆包比我專業的多!處理大量數字非常消耗精力,現在在豆包裡上傳表格或者攜帶大量數據的文件,都可以快速生成數據分析報告。比如你可以上傳你全年的記賬數據,看看哪個方向的消費最高,哪個月消費最高等等。

公交卡都能佔消費的第一名,誰是窮鬼已經一目瞭然了|作者

從上述兩個功能可以看出,豆包的基礎能力一直在持續升級,而和電腦工作流無縫銜接後更是打通了用AI使用的智能性和便捷性。感謝豆包還我“媽生AI”,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進一步解放生產力,豆包多模態

豆包電腦版打通多個軟件,體現了集合的“集”字,而豆包這次升級的多模態能力展現“合”字。

我提前用上了豆包內測版本,體驗了一個在國內AI產品中不太常見的功能——跟AI通話。一鍵召喚豆包頁面後,可以點擊耳機圖標進入通話模式,豆包界面縮小成通話窗口,可以和它練口語、模擬面試,也可以問它各種問題,或者只是當桌面寵物陪伴也很不錯。

我讓她扮演面試官,我扮演申請英文媒體工作的記者,給我來一場模擬面試。豆包表現很不錯,很好地緩解了我跟真人說話的緊張。

認真傾聽的豆包|作者

既然都多模態了,畫個畫也是必須得有的。豆包的文生圖能力也很強,而且還全免費。以後再也不用在圖庫裡撈來撈去了,豆包可以根據要求快速生成視覺概念圖或草圖,海報、插圖、視頻素材可以隨心生成,不再需要手繪。

我讓它幫我生成一張莫比斯風格的插圖,它不僅完全還原了我的要求,還理解了我想要的風格。

在生成圖的過程中,字和人手這樣的細節一直是個瓶頸,豆包也沒能逃過,把我要求的“ZIMA BLUE”畫成了“zzum bluee”,但是豆包文生圖還有區域重繪功能,可以把畫錯的地方擦掉進行微調,如圖調整後的版本已經讓人非常滿意了。

另外,豆包我個人最喜歡的功能是寫歌,不需要音樂基礎,也能生成自己的專屬音樂。

選項非常多|作者

我讓它幫我寫一首表現北京秋天的歌,民謠風格,使用男聲音色,且要舒緩帶着秋天的情緒。

別說,真有那味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試試|作者

如果說“媽生AI”功能只是讓我工作學習更便捷,那多模態功能可以說是讓我在“全能”的路上越走越遠,有了豆包,電腦從來沒有這麼好玩過。

先進一步,然後是下一步

嚴格意義上的AIPC還要求把運算轉移到本地,有更高的硬件標準,但在微軟和蘋果畫的“大餅”還沒落地前,誰也不知道所謂的AIPC到底是炒個概念還是真的實用。

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在裡面預言了人和AI共存的未來: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AI團隊,裡面是不同領域的AI專家,能創造我們能想象到的任何東西——孩子們會有AI導師,我們會有AI醫生,AI工程師……科技將我們從石器時代帶入農業時代,再帶入工業時代,從今天開始,通往智能時代的道路將由算力、能源和人類意志鋪就。

既然AI和人類共創的未來已經無法避免了,還不如早用早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