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什麼政策位階該高於大陸政策?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昨晚在南投竹山鎮舉行大型造勢晚會,呼籲選民讓民進黨再贏一次。記者潘俊宏/攝影

外交部前部長錢復說:「大陸政策位階高於外交政策」,意指兩岸關係不好,中華民國國際空間將更受限。但兩岸關係要好,重點只在大陸政策嗎?有什麼政策該先注意呢?

選舉已到最後關頭,無論誰當選,兩岸關係都應該要往前走。但目前候選人們的相關政策,看不出備受內外政經勢力擠壓的兩岸關係,其前進動能爲何。執政的綠營候選人不把憲法作爲解決兩岸問題工具,似有重塑新秩序的膽識,但實際能否執行?選舉語言聽聽就好。

而其派系長期關注兩岸事務的大老,最近對萬一賴清德當選後的兩岸關係提出解方,仍是泛論期盼選後兩岸領袖展現智慧格局,開啓對話交流。在選前抗中調子拉這麼高的前提下,可以想見賴不會成爲那個有智慧格局者。至於對岸迴應綠的選後動向,探索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說法,除了經濟上的產業合作外,要深化兩岸基層交流交往。看來如果綠營勝選,兩岸官方冰封依舊,但或許會有繞過綠營政府的村裡層級互動。

至於藍營,已說要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重啓對話協商、ECFA平臺解決貿易爭端機制等等,整體策略似乎是要在當前民意風向下,逐步恢復馬英九執政時期的交流景況。但馬時期的兩岸關係「好」,多數人恐怕沒有感覺,否則現在藍營就不會選那麼辛苦。

綜觀馬時期的大陸政策,社會風評前後不同,問題顯然不在大陸政策本身,而是其他政策未能配套先行。那麼,未來大陸政策要能順利推動,新政府該有什麼配套呢?或許可以從一則外媒報導開始談。該報導引述稱,1940年代的臺灣人在文化方面被視爲中國人,同時又自視爲日本殖民地的臣民,而目前在臺灣的各個世代,正對過去和未來凝聚出新觀點。其論點多數不符事實,限於篇幅,僅指出三點:

一、雖經日本統治五十年,多數臺人仍具中國認同,最簡單的指標,是光復時歡迎國府的盛況。政府對臺人的教育,只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二、此次大選如果真凝聚出跨世代觀點,學者們就不用擔心會選出少數總統了;三、綠色政府拆解中華民國認同,卻無能建構一個新的、足以召喚人民保衛國家的認同,對認同政治的輕浮理解,正把臺灣帶向險境。

然而,該報導至少有一處說對了,就是課本被改過。從李登輝時代開始,把之前具包容性、符合憲法精神的國民教育課程,逐步改成臺灣中國對立的臺獨教育。缺乏了包容性,讓新世代對「中國」的理解,不比同年紀的日本、南韓或其他國家人民更深刻。這使得不論外在形勢如何變化,如果說教育目的是讓受教者有更多選擇機會,臺獨教育顯然限制了臺灣人對過去及現狀的理解,乃至於未來的想像力。

新政府上臺後,顯有必要對教育政策改弦更張,否則對大陸政策的理解與想像力皆無法產生。必須指出的是,或有似是而非觀點認爲,包容性教育可能會混淆國家認同。此說罔顧兩蔣時期就是如此教育,而現行共諜案與對岸臺青樣板,也不乏接受對立教育的世代,政府對相關案例掌握最多資料,卻放任偏見在國人內部製造分裂,並不明智。

此外,僅顧及教育政策,仍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積極的追求均富政策。教育是長期過程,獨派誇大臺灣光復初期的教育威力有政治目的,並不可取,兩岸交流在短期內就要擴大獲利基礎,讓更多人蔘與,否則模式一旦固化爲利益集團壟斷,日後再有心改也是事倍功半。

從我方迴應最近中共一連串對臺或企業經濟壓力可知,大廠有政府重視、消息靈通,具討價還價實力,也早就做好避險準備,真正需要政府關心的,是面臨轉型壓力的中小企業,更包括早就在嘗試適應大陸內需市場,正在大陸城市青創基地、鄉村裡搞鄉建鄉創產業鏈的年輕人。他們的成功故事,比任何政策宣傳更有說服力。

總之,中斷多年後的兩岸交流,必須要開展新局。對立無法解決問題,恢復舊日交流方式也不能獲取多數人支持。政府就算顧慮民意與貿易戰風向,不鼓吹西進,但至少該透過教育,讓人民理解政府爲什麼這樣經營兩岸關係的苦心,並擴大交流獲利隊伍。建構如此基礎的大陸政策,纔有利於營造好的兩岸關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