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賴政府要強制推行臺語了?

報載監察委員發起「臺語」糾錯調查,檢討全臺大衆運輸「臺語」發音腔調,要求研議審查機制,被批評越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監察委員發起「臺語」糾錯調查,檢討全臺大衆運輸「臺語」發音腔調,要求研議審查機制,被批評越權。有人因此懷疑,賴政府是不是想要獨尊「臺語」,將它變成官方語言了?

民進黨想把閩南語變成「臺灣國」的「國語」,似乎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他們不敢檯面化,而是以迂迴方式,逐步接近目標。《國家語言發展法》實係爲獨尊閩南語而量身定做,從該法規定各縣市得自訂通用語,企圖以地方包圍中央而使閩南語有機會成爲官方語,即可見一斑。

《語發法》將「國家語言」定義爲臺灣固有族羣使用的自然語言,排除了國語。表面上標榜本土語言的多元與平等,實際上是「去國語化」的「統戰」策略:聯合次要敵人(臺灣的客語、原住民語等弱勢語言),打擊主要敵人(國語)。

不過,《語發法》實施後,並沒有任何地方政府制定通用語,即使固定支持民進黨的縣市,也未見公然倡議。可見茲事體大,稍一不慎就會惹民怨,而且早有國語做爲現成的通用語,大家也已經習慣了,何必自討苦吃?

也許因爲「主要敵人」難以撼動,民進黨政府覺得必須加大力道,所以文化部挹注不少資源推動「臺語主流化」,日前教育部還把閩南語「正名」爲「臺灣台語」,加上監委越俎代庖的出手,隱藏在《語發法》底下的真正動機,終於逐漸浮現了。

從李登輝時代推動鄉土語言教學起,30多年來,政府投注在閩南語的資源只多不少,卻仍取代不了國語的地位。所以賴政府便急不可耐,乾脆來硬的,先將「臺灣台語」標準化,然後再推行「臺語運動」,強迫全民說閩南語嗎?

90年代就曾聽一位語言學教授說過,假如臺獨建國,有利於閩南文化的保存與發展。看來,似乎不少人對於閩南語成爲「國語」,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只是,倘若真有那麼一天,還有多少外國人願意來臺灣學中文呢?

平心而論,閩南語保留了很多上古音,深具文化資產與研究價值。但若要將它取國語而代之,成爲全國唯一通用語,是極爲艱辛且吃力不討好的浩大工程。國語承襲明清以來的官話,它的近現代化,累積了數百年的歷史。很多人能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但要用它讀寫卻寸步難行,不僅是習慣問題,還有數不清的現代語、外來語或專業術語沒跟上,更別說,直接以閩南語學習外語的教材幾乎完全付之闕如,要如何與國際接軌?這些都絕不像是在大衆運輸糾正發音那麼簡單而一蹴可幾的。

話說回來,我們有必要耗費那麼龐大的資源,最後卻得到一個鎖國的結局嗎?又有多少國人甘願扭轉多年的習慣,痛苦地去適應新的通用語呢?爲了意識型態,把全民拖下水,降低整體競爭力,到底划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