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三灣改編》:以人帶史 史中覓詩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 (蔣波)近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三灣改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學者從影片的主題立意、敘事風格等多個角度,共同探討新時代主流影片應如何進行藝術創新與突破。導演楊虎分享了創作心得:“本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我們對黨史軍史做了深入紮實地研究,力求讓每個人物都真實立體、有血有肉,儘可能地展現那個時期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研討會現場。片方供圖

影片依託於真實歷史事件,主要講述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在三灣村領導“三灣改編”,創立了“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故事

影片以全新的“散文式”敘事方法構建,將藝術表達與歷史故事融合。與會專家認爲,該片抓住“黨魂軍魂”這一條主線,不僅做到了將歷史“講全”,更將“講好”融入了其中,開拓了歷史題材影片新視野

重創新 嘗試主流影片創作新模式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寶林表示,“影片追根溯源,回顧了中國革命如何絕處逢生、重煥生機。影片採用新穎的散文式敘述,真實地還原歷史場面,提煉出了人物的黨魂和軍魂。”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提到,電影《三灣改編》散文化的表達有新意,“形散而神不散”又增加了一定的戲劇性

解放軍報》文化室主任劉笑偉認爲,電影《三灣改編》用更加富於溫度、富於質感的藝術表現,講述了大家所熟悉的史實故事,爲軍事歷史題材電影探索出一條新路,帶給電影創作者啓示。

重解讀 多面書寫史實故事

與以往不同的是,《三灣改編》從源頭、歷史和當下三個角度入手,以人帶史史中覓詩,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對此,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表示:“它昭示着一條真理,就是黨對電影藝術的領導,一是依靠藝術家,二是尊重藝術規律,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對創作人員、服化道、音樂等諸因素的優化組合,從而保證了影片的藝術質量。”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特別指出,《三灣改編》是表現黨百年奮鬥征程上重大歷史節點的一部作品。“一是寫史重脈絡,敘事清晰;二是寫人重衝突,更具觀賞性;三是寫理重邏輯,講清楚了‘三灣改編’的歷史根據和現實邏輯,展現出這一歷史節點的重要意義。 ”

重品質 匠心詮釋藝術的政治高度

影片不僅依託於真實歷史事件,更將電影藝術創作與政治理論解讀相結合,富有教育意義。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表示:“電影探尋出中國軍隊的魂在哪裡,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

《解放軍報》文藝部原副主任陳先義評價稱,電影《三灣改編》是一部謳歌人民軍隊光輝歷程的作品,也是一部反映以毛澤東爲代表的共產黨人探索建軍道路的作品,還是一部表現“支部建在連上”理論產生過程及意義的作品。

《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表示,電影《三灣改編》尊重歷史,尊重觀衆,尊重藝術。“影片內涵豐富,很好地體現了來自羣衆、爲了羣衆、依靠羣衆的歷史規律,也揭示出黨的領導是革命成功的保證,對當下依然有指導意義。”

據悉,《三灣改編》由楊虎導演,肖裕聲王瑋擔任編劇侯京健主演,影片將於近期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