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羽捷策展:重新進入藍色人文轉向
在“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中,海洋不僅是西海美術館獨特的地理背景,更是美術館與展覽的核心。
自2021年開館以來,坐落在黃海之濱的西海美術館一直關注在地性話題,此次展覽也標誌着西海美術館可持續的海洋主題藝術項目的開啓。將海洋主題作爲美術館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引領觀衆重新審視和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以及海洋對我們的影響和意義。
西海美術館
海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系 統,承載着人類對未知的恐懼和探索,同時激發了人類無限的想象和創造。 像策展人祝羽捷所說,“羊水是海洋的替代”,強調了海洋與我們不可分割的緊密關係。
該展覽彙集了來自22位藝術家的60餘件作品,涵蓋了從全球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到對不同海域的情感轉化,再到AI等技術所參與轉化的海洋認知和通感體驗。從藝術家們獨特的視角和體驗出發,深入探索海洋對人類、社會、生態以及思想發展的深遠影響,探討海洋背後蘊含的文化、哲學和生態議題。
(左)皮埃爾·於熱,《寒武紀大爆發 6》
(右)喬瓦尼·歐祖拉,《黃色的牆》
“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簡策,《艦隊》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策展人祝羽捷希望觀衆能夠在展覽中體驗到“真實的海,虛擬的海,哲學中的海,文學中的海”。
展覽從美術館的1號展廳開始,貫穿兩層展覽空間,窗外的海景與室內的作品交相輝映,共同勾勒出一幅虛實交融、理性與感性共存的藍色敘事。
策展人祝羽捷在 “向海迴歸: 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TAG=TAG·西海美術館
祝=祝羽捷
TAG:西海美術館關注在地性,自開館以來就在籌劃海洋主題的藝術項目,也是對城市文化與所處自然環境的呼應。這次有幸和您合作呈現首場展覽,您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將展覽的名字設定爲“向海迴歸”?
祝:因爲西海美術館得天 獨厚的地理位置,深植於富饒的海洋環境之中,跟自然緊緊融合在一起,承擔着探索海洋奧秘的重任。此次展覽作爲西海美術館一直關注的海洋主題的首場展覽,希望讓大家重新將目光,或者說將我們的思考投向於海,投向西海美術館。
人們想到自然,很容易想到森林。但是會忘記,其實在這個星球上面,佔領更大面積的是藍色,高達70%。海洋是更加渾大的一個自然體,它是有生命的。
很多學者包括費倫奇在內,他們都認爲萬物來自於海而終將也流回於海。我們每個人都有9到10個月在母親身體裡,是類似於生存在海洋中。如果按照這些學者們的一些想法,那麼羊水應該是海洋的替代,所以我們的生命跟海洋是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的。
蒲英瑋,《蔚藍》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馬諾利斯·達斯卡拉基斯-萊莫斯,《暴風雨 2》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TAG:在一個依海而建的美術館空間中展示這次展覽有非常明顯的在地性特徵,您是如何看待自然、藝術與在地性的關係?
祝:每個美術館都有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西海美術館有着非常獨特的地理位置,它被整個海洋所緊緊環繞。我們在的建築裡面,很多地方都有窗戶,有些像卷軸畫一樣,留給我們足夠的空間去跟海發生對話,我們就變成了與海的對話者,也變成了海洋的觀看者和被看者, 我們跟海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劉任,《Panta Rhei—202307171230》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張如怡,《錯位—3》(左)、《細雨》(中)、《現代化石(小公雞)》(右)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TAG:您是否有爲這次的展覽提供一個故事線索?您希望觀衆以什麼樣的線索來更好的串聯不同的展廳空間以體驗這場展覽?
祝:當觀衆進入美術館的1號廳開始,就可以看到藝術家用他者的素材拼湊了一個與海發生對話的沙灘敘事。這裡的沙灘是人和海之間的交集處,在這個地方發生了很多故事。有的可能是戰爭,有的可能是休閒,有的可能是一個假期,但有的又可能是一個商業空間,所以它是一個非常矛盾的混合空間。這也預示着我們跟海之間非常緊密的關係。
劉雨佳,《海灘,幻想一種》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在其他展廳中,比如說2號廳,也會看到其他藝術家對於他者資料的使用,那有可能是人類對於海洋或者是對於生物的一種介入。緊隨其後的展廳,我們會看到萬物之間相連的關係。
倪有魚,《逍遙遊》系列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黃渤,《濁浪》(左)、《人造像素》(右)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當逐漸走到空間內部,也彷彿是帶領我們走進了海洋的內部,我們看到了更加昏暗的空間,藝術家在其中想象了一個海洋的烏托邦。有的藝術家用很多聲音、裝置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具有幻想的空間。
佩特羅斯·莫里斯,《黎明時刻的4000次呼吸》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孫遜,《神氣之端》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覃小詩,《儀式》(左)、《記憶之海(2)》(右)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劉佳玉,《激流引力》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到了二樓,大家可以看到呈現了像島嶼的一個特殊場所。島嶼是陸地,但因爲海洋的特色,變成了一個非常獨特且孤立的一個小型陸地。這裡有獨立生態圈,人們也會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探索一些很獨特的地貌。
麻劍鋒,《金枝島》系列、《 菱形》系列、《環島(歸來)》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胡偉,《風下之鄉(三通道版本)》(左)、《X之腹–雙頭》(右)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在最後的7號廳,大家在窗戶中的海景和作品的映照之下彷彿進入了一種航海的冥想狀態。這裡能看到藝術家在海上創作的作品,也有很多關於海上漂流的作品。
高磊,《海洋-三格信號》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亞歷克斯·阿耶德,《無題》系列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 覽現場
趙仁輝,《聖誕島》系列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很多藝術家和創作者小時候世界觀的建立以及好奇心的發掘都是從海洋的作品裡面汲取的。比如說,我們小時候都會讀《海底兩萬裡》,它讓我們打開了對於異域空間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這些都會影響我們一生對於世界的探索。
海洋對於很多藝術家來說,都有非常濃厚的情感連結。他們可能關注的面向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關心的是人類對於海洋的介入,但有的人會用像AI這樣非常先進的技術重新將數據載入到自己的作品裡面,跟AI共同去完成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對海洋的描繪。所以在這次展覽裡面,我們能看到真實的海,也能看到虛擬的海,其中有哲學中的海,也有文學中的海。希望每一位觀衆在這個展覽中都能找到和自己相關的那份對於海洋的獨特情感。
汪天鑫,《風暴之眼》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郭曉彤,《風鈴|嶗山》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TAG:西海美術館已經開館兩年了,您對西海美術館有什麼印象呢?
祝:首先,每一次來到西海美術館都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因爲這個美術館依海而建,它跟自然是緊緊融合在一起的。但它同時又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有着非常漂亮線條的、充滿了光線,並 將光影和自然很好融合在一起的美術館。 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跟藝術有很多的共同之處,就是當人們在這個空間裡面時,不但重新思考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也重新思考了自然對於我們、對於藝術的啓發。
鐵木爾·思琴,《新和平偶然性聖壇》(左)
《新協定運動:第四部分(丹霞/欽利模擬圖,下午1),A,B》(右)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展覽現場
與自然對話的西海美術館
TAG:您是如何看待這樣一座大型的當代美術館在城市發展中的意義的?
祝:在全球來說,很多美術館都成爲了當地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很多人會慕名專程到訪,比如說像我一樣,會爲了一個美術館而去一個目的地。
美術館是人類文明非常好的呈現,也是藝術家們將自己的智慧和靈感呈現的空間。在這裡你會遇到非常多有創意、有想法的人,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所以我覺得美術館對於一個城市發展來說,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文化目的地,也是在地居民最好的一個休憩和學習場所。
“向海迴歸:人類世海洋的哲思”閱讀區
策展人介紹
編輯:孟羽
攝影:黃少麗 晁啓軒 徐貝蒂
視頻製作:黃少麗
©西海美術館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9:30-18:00
(17:30停止入場)
點擊二維碼 即刻購票
單人單場門票 100元/張
有效期截至2024.6.10
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