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屏障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工作安排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調整有關部署。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爲476.49萬億元,同比增長8.5%。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表示,隨着金融業規模擴張,金融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持續提升,從傳統的金融基礎知識科普,逐漸升級爲對財產安全、知情權、隱私權、公平交易權以及良好行業環境的追求,這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深化“以人民爲中心”理念,彰顯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舉措。在新一輪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集中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告》明確了具體職責分工,有助於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協調性和工作效率,加快構建“大消保”工作格局。

根據《公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制定相關發展規劃和政策制度、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開展金融消費者教育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建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

在接收辦理金融消費者反映投訴事項的職責分工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接收轉辦金融消費者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含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投訴事項;中國人民銀行接收轉辦金融消費者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徵信機構的投訴事項;證監會接收轉辦證券期貨基金業的投訴事項。此外,金融消費者、投資者反映的信訪、舉報事項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按照各自法定職責和監管權限分別接收辦理。

在董希淼看來,按照機構監管職責和分工,調整接收辦理金融消費者反映投訴、信訪、舉報等事項的職責分工,是落實金融管理部門法定職責和監管權限的體現,有助於更好地爲金融消費者服務,使消費者相關事項的處理工作更加高效。

與此同時,《公告》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應認真落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充分尊重和自覺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及時穩妥處理與金融消費者的爭議糾紛,強化源頭治理和溯源整改,不斷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質效。

李一帆表示,2024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爲429.58萬億元,佔金融業機構總資產比重超90%。可以說,銀行業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未來,銀行業將深入落實“金融爲民”理念,進一步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質效。比如,結合自身實際,持續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章制度;不斷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宣教力度,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宣傳工作;與時俱進優化並改進服務質量,把“以客戶爲中心”的服務理念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有機融合。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需要多方不懈努力、久久爲功。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從業機構,要勇於承擔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要責任和主要工作。”董希淼建議,相關機構要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和公司治理體系。同時,還可以應用技術手段提高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覆蓋面,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豐富處理方式,提高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效率、效果和針對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