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進口藥”!

前段時間,我刷到一篇文章《醫院越來越難開到進口原研藥》,讓我感觸很深。

文章是一位父親帶孩子就醫,他的孩子患支原體肺炎,去醫院醫生給孩子開了國產阿奇黴素。結果打了兩天的點滴,依舊高燒不退。

後來,幾經週轉纔等到進口的阿奇黴素。結果打完當晚孩子就退燒了,並不再反覆。

這件事呢,引發了這個父親的疑惑,爲什麼現在公立醫院很難開到進口藥?本來進口藥可能一針就能解決的。這件事情在網上也引發了劇烈的討論。

今天就來和大家講一講爲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對我們有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對於公立醫院很難開到進口藥的現象,大家很早就有所察覺。

比如2020年左右,有朋友發現一款吃了十多年,用於控制血糖的二甲雙胍原研藥,在公立醫院買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3塊錢100片的國產二甲雙胍。

還有降壓藥“絡活喜”,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恩理思”、主治胃炎、胃潰瘍的“波利特”等等,都逐漸從公立醫院消失。

大家不禁疑惑,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而這主要和我們醫療制度改革有關。

&醫藥集採。

從2018年《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的出臺,我們國家就開始實行藥品集中採購制度。

就是以“國家”爲單位,進行藥品集中採購,保證一定採購數量,並且通過以量換價,最終把藥品的價格給打下來,讓人們能以低價享受到質量好的藥品。

在這樣的規則下,有很多原研藥就因價格過高競爭不過國產藥,導致落選。

並且從2020年第三批集採開始,很多跨國藥企也意識到競爭不過,索性直接放棄集採。

現在集採製度已經開展到第九批,據醫保局2024年上半年的統計,這批集採共有374個品種,1653個藥品中選,其中國產仿製藥佔到96%,可見原研藥的競爭壓力非常大。

同時爲了保證集採數量,醫保局還給醫院和藥企設定了前提條件。

比如:在一年週期內,參與集採的醫院必須先完成集採中選品種的用量,然後才能用集採落選品種。

意思就是醫院要先從集採中選購,這裡的比例通常佔到70%左右,剩下30%由醫院自主選擇,可以使用落選的原研藥。

很多醫院爲了達到醫保局標準,一般會把原研藥控制在10%以內,甚至直接“一刀切”。

這就導致很多醫院根本沒有進口藥或者是數量非常少,只有重症緊急情況才能使用,而普通患者根本輪不到。

其次是集採落選品種可能還需降價。

有的地方要求,在一個招採週期內(比如2年或3年),落選藥品必須將價格降至趨近於中選品種(比如:中選藥品最高價的1.5倍或進口藥在全球市場的中位價),否則會因爲觸碰價格“紅線”被撤網。

這意味着,醫院不再能從各省搭建的醫藥採購平臺上購買到這款藥物。

&醫保DRG/DIP支付模式改革。

此外醫保的DRG/DIP的改革,也有極大的影響。

以往的醫保支付是按項目付費。也就是去看病,所花費的項目藥品,只要在醫保範圍內,會按照比例報銷,屬於後付制。

現在DRG/DIP的改革,是將病種分組,且每個病種需要的各種費用加一起「打包付費」,屬於預付制。

也就說,在治療過程中,無論花了多費用,醫保只報銷這麼多,多出來的費用醫院自己承擔,結餘的就自己留着,自負盈虧。

這樣一來,很多醫生在治療時都會非常謹慎,避免開進口藥,生怕超額。

就好比一個疾病的報銷額度是5千元,保守治療3千塊能治好和使用進口藥1萬能治好,

怎麼選,很簡單吧。

之前網上也出現過,醫生做手術費用超標,最後從自己工資里扣的事情。

在這種背景下,醫生只能精打細算,儘量使用便宜的藥物治療。

並且使用原研藥的不是想用就有的,得上報經過好幾個人才能審批下來,所以很多時候,醫生也是非必要不麻煩!

總之,醫保部門的這些改革措施初衷是好的,讓我們每個人都用得起藥,有更好的就醫環境。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多方因素而變得複雜,導致我們逐漸失去用藥的自由權,且像一些疑難大病就醫越來越難,甚至是自費會越來越多。

我們該如何解決?

以上帶量採購和DRG控費,核心是爲了解決醫保基金不夠花,以及之前出現過的過度治療、高額醫藥費的問題。

比如之前醫生在開藥方面有很大的主動權,導致就醫費用直線上升。由此呢,就出了很多醫療改革,起初是出臺藥佔比來控費,後續就出了DRG。

這就引發了仿製藥和原研藥的對比。

有關藥品效果的對比,咱不是專業的醫學專家,僅從我查的一些材料,來和大家分享我瞭解的情況。

首先仿製藥的優勢是確實是把價格打了下來。

這就讓很多慢性病的患者,自然而然接受了仿製藥。

比如治療乙肝的藥品,原研藥要30多一片,而仿製藥一片價格還不到2毛錢,在價格的影響下,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接受仿製藥。

我也查過一些論文,仿製藥確實省了不少錢。

但是呢,對於很多急性病,比如開頭我和大家提到的,體驗過仿製藥和原研藥差別的人,還是不願去接受仿製藥,即便兩者有一定的價格差別。

由此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如果想在醫保體系下,尋求一些原研藥,確實存在一些困難。以及因控費,治療方案也可能會受限。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看很多自媒體賬號會推薦大家有兩種解決方案:

第一個是購買無社保版本的百萬醫療險,第二個是考慮買中高端醫療險。

這裡面邏輯是無社保版本百萬醫療,就醫時是以不用走社保報銷,這樣醫生就不用考慮控費的問題,全部按照你要求的最好的去治療。

另外中高端醫療險的就醫範圍就更廣一些,可以對接醫保覆蓋不到的公立醫院的國際部,特需部、私立醫院,甚至是海外醫療的資源,像我們擔心的原研藥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但實際上,即便我們知道以上兩種方案的優勢,也不會去推薦給大多數朋友,因爲擺在體驗面前有很多現實問題是無法忽略的。

首先,價格比較貴,一般家庭是負擔不起的。

要知道無社保版本的百萬醫療險要比有社保版本的貴出1倍多。

給大家找來同款產品有社保版和無社保版本的費率表,假設40歲,有社保版本的才3百多,而無社保版本的要8百多,足足貴了1倍。

而且隨着後期年齡上漲,這期間的費率差會更大。

另外像中高端醫療險就更貴了,一個人每年的保費就幾千塊,一個普通三口之家,再加上雙方父母,一年大幾萬的純保障開支。

可能有些家庭每年的收入也就幾萬塊錢,如何能承受的了。

其次,有些本質需求還是不能解決。

就比如說進口藥原研藥的問題,一些公立醫院可能確實就是沒有,就算你買了無社保版本的醫療險,自己付費,它也只能給你開出國產藥。

畢竟公立醫院本質實行的還是醫保那套系統,所以本質需求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如果你不想用,就只能找有這些藥的醫院比如私立醫院,這非常考驗私立醫院的水平,像一般小城市的醫院顯然是不具備這樣的標準的。

所以不是經常去私立醫院看病的,或者是當地沒有私立醫院的,買中高端醫療險也是派不上用場。

當然,我這是列舉出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是代表就不能買。

像經濟充足,追求醫療品質的,還是更推薦去買中高端醫療險,畢竟整體就醫真的更好。

那對於買不起以上兩者的普通人該怎麼辦,百萬醫療真的失去價值了嗎?

百萬醫療險還有用嗎?

從醫保改革以後,很多朋友都會攻擊百萬醫療,覺得它價值沒那麼大了。

客觀說,醫保改革,確實導致百萬醫療險的報銷效果會受一定影響,但是在我看來,它還是多數家庭必備的兜底保障,缺一不可。

我們可以從百萬醫療險保障的住院醫療,門急診以及外購藥這三方面逐一來看。

其中住院醫療方面報銷是沒啥太大的影響。去住院,只要經過社保報銷,剩餘自費的部分扣除免賠額後,百萬醫療險還是正常報銷。

只是門急診和外購藥影響比較大。

其中百萬醫療險,只能報銷住院前後的門急診、門診手術及特殊門診費用。

但從醫保制度改革後,很多醫院能不讓病人住院就儘量不安排住院,住院期間的檢查和治療也會想盡辦法挪到門診和日間手術裡去做。

這樣不住院,就達不到百萬醫療險的理賠標準,會導致這部分可能會自費。

但這部分的門診費用其實還好,並非說是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的,由此在我看來,影響並不算很大。

最後外購特效藥方面,由於醫藥集採緣故,很多公立醫院就沒有進口藥,或者醫生爲了控費直接不開。

對於這點,其實並不是百萬醫療的問題。

從設計的邏輯講,百萬醫療從一開始就沒有把院外藥這個保障囊括在保障範圍內。院外藥本身種類過於複雜,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會導致騙保風險。

之前百萬醫療能報銷的只是院外靶向藥,是針對癌症患者治療,一些小醫院缺藥,可以申請去其他大醫院或者藥房,幫助到癌症患者提供更高的治療效果。

而現在原研藥缺乏,並不是某個險種的原因,而是圍繞整個醫保就醫體系存在的一個現象。

我們不可能指望,幾百塊的百萬醫療來解決這種核心問題。沒有百萬醫療,問題也同樣存在,就不能將問題歸咎於此。

所以,以上幾點並不足以推翻百萬醫療的價值,它依舊是普通人爲數不多能兜底的保障。

對於DRG/DIP改革,預計今年年底將在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

到2025年底,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

很多時候,我們普通人在政策面前反應都會比較慢,所以我們想和大家講清楚這個東西,同時也不用太過於焦慮。

畢竟我們普通人在大趨勢面前,只能順應,積極應對,並尋求解決辦法。

把自身的保障搭建好,目前最基礎的就是百萬醫療險了,有條件或者想尋求更好的就醫體驗,也可以購買中高端醫療險。

這些明面上醫療費用解決後,還需適當配置好重疾險,做最後的兜底保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如果對配置保險還有問題,可以後臺留言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讓我們的顧問老師一對一爲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