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邀專家與院士對談 以哲學探討AI技術與社會價值觀

英國國家學術院理查柏克(Richard Bourke)院士於中研院「第35次院士會議」發表主題演講。(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第35次院士會議於6月30日至7月4日舉行,2日會議特別邀請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理查柏克教授,以及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院士發表主題演講。院長廖俊智表示,透過兩位院士的分享,希望在面對全球關鍵議題之際,理性討論哲學論述及發展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落實院方對知識獨立與科學發展永續前行的願景。

理查柏克以「『東方主義』與西方:知識體系僅是權力的表達?」爲題,探討20世紀早期至中期在歐洲哲學中出現對普遍真理可能性的深刻懷疑。他也在演講中討論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孔恩(Thomas Kuhn)、傅柯(Michel Foucault)以及薩伊德(Edward Said)等名家哲學觀點,探討知識體系的權力表達。

理查柏克表示,西方哲學中的懷疑論其核心價值指稱「對於思想、衝突要達成客觀有效的控制是做不到的」,並提倡衝突比和平共存更好。

對應於過去兩個世紀人類的政治衝突,理查柏克認爲,薩伊德所提出的東方主義論點有其侷限性。他並解釋,東方主義一詞將其對手視爲他者,並透過相互對立的軸心來運作權力關係,是一種將東方獻祭給西方殖民理性的投射。

理查柏克強調,他不認同研究學者是「權力」的代理人,因爲社會發展的背後,仍有許多顯性和隱性的文化價值。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知識體系都有其有效性,我們毋需解釋他們是否同等正確,我們應尊重多元知識價值且不放棄捍衛各種價值體系。

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院士於中研院「第35次院士會議」發表主題演講。(中研院提供)

孔祥重以「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爲題,點出臺灣在轉型成爲「AI島」之前,必須正面解決數據資料管理和人才培育兩大關鍵。

孔祥重提到,生成式AI已成商業模式技術應用的新藍海,他認爲政府除需要透過制定政策,讓民間AI研發團隊能以公平、公開且安全的方式來運用政府資料,亦需特別留意AI技術發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資安風險,這些都有助於提升AI技術的信任度。

孔祥重指出,「擁數據者得天下」,但如何有效管理數據是政府首當其衝的挑戰。AI發展始終離不開人性,如何讓 AI 模型在人類指導下學習、適應在地化的文化,是臺灣因應AI科技地緣政治潛在風險的重要方向。

孔祥重建議,要將臺灣打造爲AI民主文化中心,要發展一套符合臺灣民主價值的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

孔祥重指出,百工百業領域都應探索生成式AI帶來的潛在產業優勢,但同時也要了解隨之而來的挑戰,最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如何讓AI智慧運算更節省能源消耗,二是如何控制AI模型對齊(align output)。他並點出,AI要與人類建立強而有力的關係,需要將AI技術與人類偏好及社會價值觀保持一致性。

今日兩場專題演講均由廖俊智擔任主持人,他除感謝兩位專家的精彩分享,也再次重申科學討論及跨領域對話的重要性,期盼海內外院士及本院的研究人員,都能持續透過具有人文社會關懷的研究引領行動,將科學貢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