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建誘導式全功能幹細胞 龐貝氏症有解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28日指出 ,郭紘志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從臺灣龐貝氏症病人皮膚細胞,建立全世界第一個「誘導式龐貝氏症人類全能幹細胞 」,這些細胞具有全能發育能力中研院說,這個優異的研究模型,未來對於探討龐貝氏症的致病機轉藥物篩選、確認疾病標誌以及藥物研發助益甚大。

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由於患者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 基因產生突變,以致細胞無法分解肝糖,導致肌肉無力心臟擴大等病症。不施以藥物治療,多數早髮型患者會於出生後1至2年內死亡。由於從病患細胞獲得適當的研究標本十分困難,導致發展高效能的治療方法變得更加艱鉅。

研究團隊表示,全能性幹細胞(PomD-iPSCs)是非常獨特的人體細胞,它具有「全功能分化性」( pluripotency )的特點,可以分化成爲人體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而所謂的「誘導式全能性幹細胞」( iPS Cell)則是一種人造的全能性幹細胞。這種人造的全能性幹細胞可自任何個體的體細胞經再程序化(reprogramming)之過程產生,並保留個體的遺傳基因、以及疾病等等特徵

不過,相較於正常發育的細胞,想要從帶有嚴重生理缺陷的體細胞(例如早髮型龐貝氏症),順利製造出iPSCs,其挑戰性更大。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名爲「基因救援」的全新策略,建立了「誘導式龐貝氏症人類全能性幹細胞」,此幹細胞具有全功能分化的特點。

同時,研究團隊還進一步證明PomD-iPSCs能分化爲心肌細胞,並且這些心肌細胞能表現出多種龐貝氏症的疾病病理特徵;研究也顯示,由PomD-iPSCs所衍生出之心肌細胞之主要病理現象,可藉由不同藥物的處理進行迴轉。同時經由PomD-iPSC平臺之篩選,研究團隊亦找出多種可有效偵測龐貝氏症藥物治療效果之基因標誌。

研究團隊證實,此新創的PomD-iPSCs對探討龐貝氏症致病機轉、藥物篩選、確認疾病標誌,甚至研發藥物,皆提供最佳研究模型。國際領導期刊《人類分子遺傳》(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已於2011年9月28日優先網路刊登此項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