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股權頻登“賣場” 流拍、降價是常態但亦有少數被“哄搶”

中小銀行股權拍賣潮仍在持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阿里拍賣平臺以“銀行股權”爲關鍵詞搜索,僅8月以來,就有數百筆銀行股權拍賣或將拍賣,標的多以農商行、村鎮行等中小銀行股權爲主。其中不少標的“有價無市”,掛牌數月、打折出售仍流拍;但也有銀行股權掛牌後就有千次圍觀,一小時競價60次。

銀行股權轉讓境遇爲何呈“冰火兩重天”?多位承辦人員稱,自然人轉讓、無債務糾紛、拍賣額較小的標的普遍成交概率高,銀行資產規模、經營情況、發展前景以及受讓條件等情況也會綜合影響競買方。反之,轉讓規模大、門檻高、股權有糾紛是不少標的流拍主因。

不過行業整體面臨成交價縮水的情況。以廣東某農商行爲例,該行8月14日最新一筆股權拍賣價格約每股2.3元,而兩年前每股成交價還在3.5元上下。

股權拍賣成交價下降,背後是中小銀行當下的生存困境。多位受訪者提到,部分中小銀行早前經營管理粗放,信息披露也不夠透明,就“勸退”很多買方。當前受經濟增速放緩、淨息差收窄、同行競爭等影響,中小銀行估值面臨更大向下壓力。

轉讓境遇冷熱不均

“第三次掛牌到現在也快2個月了,8月19日就要截止。已降過價,有人來諮詢過,不過沒有人正式報名競價。”8月15日,記者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看到廣東一家農商行一筆11.5萬股股權轉讓,承辦法官告訴記者,一拍、二拍都流拍了,這次是變賣。最初評估價35.6萬元,最新變賣價爲22.8萬元,相當於已經打了6.4折。

該筆股權的持有者是一位自然人,目前標的處於被凍結狀態。“買受人交接後,我們會出文件協助解封、辦理過戶。如果再次流拍,是否會發起新一輪拍賣要合議庭決定;如果以物抵債,需要申請方主動提出。”該法官稱。

像這樣鮮有問津的銀行股權並不在少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8月以來,在阿里拍賣平臺就有數百筆銀行股權拍賣或將拍賣,標的多以農商行、村鎮行等中小銀行股權爲主,其中不少標的掛牌數月、打折出售仍流拍。

數額大的標的轉手更難。8月5日,浙江一家銀行3200萬股股權最終因無人出價而流拍,這是該筆股權今年第三次登上“拍賣臺”並連續流拍,前兩次的起拍價分別爲3.13億元、2.82億元,第三次拍賣起拍價爲2.56億元,較第一次拍賣價格打了8折。該筆股權的持有公司已經破產。

一家江蘇公司也因破產正在轉讓其持有的100萬股某農商行股份,“第一次掛出是5塊多(每股),現在降到1.7塊(每股),總價170萬。公司雖然破產,但這筆股權沒有糾紛,目前有一個意向方。”該公司員工8月15日對記者表示。

也並非所有銀行股權轉讓都遇冷。8月14日,廣東某農商行10萬股股權獲得76次競價,起拍價1元,最終成交價爲23.4萬元。公告顯示,該行在過去六年穩定分紅,這筆轉讓共14人報名,119人設置提醒,逾1700次被圍觀。

“這是一位自然人股東委託轉讓的一筆股權,沒有糾紛。按照流程,提前掛牌,競價只有1天,競拍結束前平臺會給競價人發提醒信息,最後一小時集中被競價了60次。”承辦人王磊(化名)稱。

標價高、買方不看好等是流拍主因

爲何許多銀行股轉讓“有價無市”?價格高是原因之一。

以前述起拍價2.56億元的銀行爲例,每股價格約8元,且拍賣需另行支付成交價的2%作爲拍賣佣金。“這個價格現在看是偏高的,今年我們經手拍賣過戶的銀行股權成交價多在每股2.5元上下。而且這個標的單筆規模上億元,小散戶基本是不會考慮了。”王磊稱。

另據瞭解,有經驗充足的意向買方知道起拍價將一次比一次低,所以開始時並不出手。有承辦人員曾透露,一拍時成交了3個標的,有意願的買方知道還會上二拍,且二拍價格大概率會降,所以會等,事實規律也是如此。

銀行自身經營情況和發展前景更爲買方關注。很多股權轉讓公告中會介紹銀行基本面情況,如資產規模、每股淨值、近年分紅情況等。

王磊表示,分紅情況是衡量銀行經營情況的一個指標,有的銀行目前綜合分紅(紅股+現金)率還能達到4.5%左右的水平,在利率下行大環境中,較很多理財、存款產品更有競爭力。但多數中小銀行在疫情後分紅穩定性下降,贈股也少了,“前兩年買10萬股能贈1.5萬股,現在可能就贈幾千股。”

另一位股權過戶承辦人也表示,疫情期間,不少銀行已經暫停分紅,加上非上市銀行公開的財務信息相對有限,很多買家(尤其個人買家)做不好判斷,所以不敢出手。

“勸退”買方的還有交易門檻。例如部分股權競拍公告顯示,買方如果屬於境內非金融機構,要求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而且入股資金爲自有資金,不得以委託資金、負債資金、“明股實債”等非自有資金投資標的企業。

一位行業資深研究人士分析稱,前幾年社會資本進入銀行業沒有明顯限制,銀行融資方面的特殊優勢也比較明顯,催生了銀行股權價格的水漲船高。但很多資金進入銀行的初心並不純粹,甚至是變相圈錢,傷害了行業發展。近年監管強化銀行經營規範,特別加強對股東的管理約束,在此背景下,投機行爲很難再有興風作浪的機會。

中小銀行面臨估值向下困境

在該人士看來,許多中小銀行股權流拍的另一個主因是行業隨經濟轉型處於調整過程中,盈利水平提升的空間有限,同時面臨更多經營和新興科技的挑戰,近年受疫情影響,不少銀行壞賬增加,整體估值面臨向下的壓力,短期內難有顯著改變。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談道,目前銀行業淨息差處於低位,且仍然面臨下行壓力,對銀行盈利有負面影響。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爲1.54%,較去年四季度下滑了15個基點,創歷史新低。

“中小銀行本身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個別機構風險較大的問題。受區域經濟發展分化等因素影響,中小銀行發展也呈現分化的特點。這些都對中小銀行發展有負面影響,降低了中小銀行股權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從而導致流拍。”婁飛鵬分析稱。

中小銀行面臨的困境也反映在股權拍賣價格上。多位受訪者提到,即便股權成功轉讓,當前成交價也普遍縮水。例如前述廣東某農商行8月14日最新一筆股權拍賣價格約每股2.3元,而兩年前每股成交價在3.5元上下;甘肅一家農商行6月一筆股權拍賣價格僅每股0.6~0.7元,明顯低於該行每股淨資產1.84元,目前該行有一筆10萬股股權在轉讓中,起拍價1元。

不過,部分被拍賣的股權通常只佔銀行股權的較小一部分,對銀行的日常經營影響有限。一家農商行董事會人員表示,該行註冊資本超90億元,10筆拍賣標的總價值不過百萬元,佔比不足0.001%。“從定價到拍賣我們完全不干涉,轉讓方和受讓方交易,我們就是到執行階段協助辦理相關手續就可以了。”他進一步稱,如果因銀行現金流出現問題、股東破產等拍賣股權,股份佔比高就會有影響。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中小銀行需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治理,提升經營與風控能力,強化信息披露,進而吸引投資者。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還建議,中小銀行應結合自身優勢稟賦,藉助自身紮根縣域的人力物力優勢,確立好自身的服務定位,與其他銀行展開差異化競爭,用紮實的業績提升市場口碑、獲取外部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