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對非有何不同?非洲學者拿膠水打了個比方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道 烏干達《新景報》網站9月21日發表題爲《中非關係——用膠水粘牢協議》的文章,作者爲烏干達發展觀察中心研究員薩利姆·阿維拉·阿蘇曼。文章摘編如下:
你有沒有在粘貼兩張紙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都不太容易粘上,膠水黏性強了還容易起空鼓。歡迎加入有關建立協議的話題。在這一領域,膠水不僅要發揮作用,而且同樣重要的是,必須持久發揮作用。
西方國家的協議特別容易破碎瓦解,中國的協議卻韌性十足,其中的奧秘是什麼?
中國的辦法是在協議四邊都抹上膠水,確保邊邊角角都粘在一起。想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吧,想想“一帶一路”有多麼包羅萬象。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遠遠不只是高水平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事實上,這個倡議構建了以長期合作爲宗旨、以戰略貸款和技術轉讓爲基礎的關係矩陣。“一帶一路”框架內的每一份合同都代表了對耐心的實踐,都旨在同時惠及中國與中國的合作伙伴。這樣的紐帶牢不可破,把雙方緊緊聯繫在一起。
努力不僅僅是爲了簽署協議,而且要保證協議長久存在。單單這一點就可以解釋,爲什麼絕大多數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即便遭遇挑戰,合作關係也不會改變。中國不會簽完協議就走,而是會一直守在那裡,如有必要就會加強聯繫。
相比之下,與西方籤協議常常就像用廉價膠棒把兩張紙粘在一塊兒。兩張紙之間確實存在聯繫,但聯繫脆弱,遇到壓力就容易分開。
舉個例子,有關氣候問題的《巴黎協定》被炒作成某種重大成就,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些西方國家或許迫於政治經濟形勢,已經部分放棄了承諾或者目標。在這一問題上,膠水塗得太薄、太快,沒有考慮長期影響。
爲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因爲與西方國家的大多數協議都立足於非常短期的利益或政治考量,而不是長期可行的夥伴關係。
與西方的協議可能看似牢固,但常常包含不平衡的條件,有利於更強大的一方,很少考慮對弱勢一方的長期影響。這些協議如果得不到鞏固,就會在情況變化時開始破裂瓦解。
另一個原因是缺乏後續行動。許多與西方的協議一旦墨跡幹了,簽約方就會一走了之,以爲簽了字就足以維持協議本身。然而,如果沒有持續的努力,哪怕最美好的意願也會破裂消失。
中國把協議視爲持久的承諾。如果有必要,中國不會吝嗇塗抹更多膠水。仔細檢查,調整條款,看到雙方很好地聯繫在一起,由此結成的中非關係無疑是牢固的。(編譯/劉子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