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被西方援助害慘了

據世界銀行的貧困調查數據,全世界極端貧困人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呈減少的趨勢,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這一人口占比卻在持續上升。

據推算,到2030年,全球90%的極端貧困人口將來自於非洲。

非洲爲何這麼窮?

非洲,坐落於地球東半球的西側,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廣袤的大洲,其遼闊的陸地面積佔據了全球陸地總面積的約20.4%。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不僅以其龐大的規模著稱,更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享譽全球。從珍稀的金剛石、閃耀的黃金到儲量豐富的磷酸鹽等礦產,非洲均在全球佔據領先地位。此外,其動植物資源同樣多姿多彩,種類繁多,名列世界前茅。

尤爲值得一提的是,非洲被譽爲“世界原料倉庫”,這一美譽充分反映了其礦藏資源的豐富程度。在當今被視爲至關重要的50餘種非燃料礦產中,非洲大陸至少擁有17種的蘊藏量高居世界榜首,這一數字彰顯了非洲在礦產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

比如,尼日利亞國土面積僅爲92萬平方公里,但可耕作農田佔比高達65%,足足有6億畝耕地。

這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中國耕地面積的1/3,而且耕地的自然條件比中國好無數倍,尼日利亞冬季平均溫度在20~33℃,年均1600MM左右的降雨量,平均日照時間爲6.25小時。簡言之,種水稻一年可以三熟,完全就是農業黃金之國。

就這些土地,足以養活10億人口,然而尼日利亞才2億多人口,耕地糧食出產量比西伯利亞都低,每年要靠進口糧食維持國民生命,有69%的尼日利亞人生活在飢餓線以下。

再舉個例子,烏干達,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四季如春,曾被丘吉爾喻爲“非洲明珠”。年平均氣溫爲22.3℃。10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3.55℃;6月份氣溫最低,平均21.4℃。而且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礦產種類超過50種,完全就是老天賞飯吃。

但是,這個國家卻是一個被酒精毀掉的國家。

在歷史上,非洲曾長期被西方國家殖民和掠奪,導致資源和財富的流失。

這些國家在非洲的殖民,留下了語言和信仰,但是卻沒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原始部落的文化和社會制度,除了南非等極少數國家之外,絕大多數的非洲國家在獨立之後,又恢復到混亂的原始狀態。

如是我聞,非洲各國和大多數pink一樣,把所有的鍋都歸咎於殖民時代。

從1960算起,非洲獨立已經64年,萬惡的西方殖民者離開時給非洲各國留下了無數鐵路公路、學校醫院,條件比中國1960年還好。

不僅如此,2019年美國《Commentary》雜誌發表的相關數據和評論來看,在最近的50年間,西方國家對於非洲的援助,高達20000億美元。

援助非洲的國家,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排名前幾位的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而非洲接受援助最多的國家依次是埃塞俄比亞、埃及、坦桑尼亞、尼日利亞、肯尼亞、剛果等國。

非洲只有不到15億人口,按理說,如此多的援助,最起碼能讓非洲人吃飽肚子,再加上海量的資源出售,別說進入現代文明,最起碼隨隨便便就能解決溫飽問題。

去過非洲的讀者應該清楚,非洲人打一天工拿到錢就先瀟灑去了,沒錢花了纔會回來繼續工作。

“餓死不種田”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還可以把耕地出租外國人嘛,不少中國人都跑到非洲去承包土地種菜種糧,畢竟,全世界真沒幾個國家的氣候環境可以與尼日利亞相媲美。

白紙黑字說好的土地租約99年,結果呢?

前幾年去尼日利亞種地的人都哭着回來了。

沒錯,非洲老鐵等你的農作物成熟後,他們成羣結隊來幫你免費採摘。別說在尼日利亞報警,這種情況就算你在國內農村報警都沒鳥用。

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保羅·科利爾,就曾專門前往非洲各個貧困國家進行考察,試圖找到他們接受援助卻依舊保持貧困的真正原因。在仔細考察和整理了大量數據之後,保羅·科利爾表示,非洲貧困是因爲身陷多重陷阱,這四個陷阱分別是戰亂陷阱、自然資源陷阱、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小國劣政陷阱。

談及非洲的戰亂困境,這是一個複雜而沉重的議題,令人痛心。非洲大陸上,黨派紛爭、部族衝突與宗教對立交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網,使得這片土地長期籠罩在戰亂的陰影之下。政變頻繁發生,幾乎成了該地區政治生態的一部分,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與動盪。

據歷史資料記載,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4年的這段時間裡,非洲大陸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戰亂浩劫。令人震驚的是,約有75%的非洲國家不幸被捲入這場浩劫之中,導致近千萬無辜生命在戰火中消逝,數百萬家庭支離破碎,淪爲難民,流離失所。這種持續的暴力衝突不僅剝奪了人們的生命與尊嚴,更對非洲的經濟體系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這樣的環境下,非洲的經濟顯得尤爲脆弱,彷彿一葉扁舟在狂風巨浪中飄搖。即便是最微小的商業活動,也可能因突如其來的戰亂而毀於一旦,更遑論那些規模較大的商業投資。投資者們面對如此高風險的環境,往往望而卻步,即便非洲市場潛力巨大,也鮮有人願意冒險涉足。

除了投資經商面臨巨大挑戰外,非洲地區的不穩定局勢還對基礎設施建設構成了深遠的影響。這些設施,本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卻常常因戰亂而遭受重創。

國際社會,包括我國在內,常常伸出援手,向非洲提供經濟援助,並積極參與其基礎設施建設,旨在促進非洲的自主發展和民生改善。以我國爲例,我們積極響應非洲國家的需求,助力他們架橋修路,構建起更加便捷的交通網絡。

然而,這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辛辛苦苦修好的路,在戰爭中很輕易的就會被摧毀,所以這類援助到最後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國劣政陷阱。

世界各方對於非洲的援助,大部分被政府高官拿去揮霍了,尤其是買車。非洲國家的部長們開的都是世界級的好車,住的是佔好大一片地的兩層小樓。

下面這個就是幾內亞總統少爺的豪車之一:價值4700萬RMB的柯尼塞格CCXR。

這些本該屬於人民的錢財,不知不覺就會轉變爲當權者的私人財產。並且在戰亂日益頻繁的情況下,他們可能還會拿大量的錢去購買軍火,最終能分到百姓手上的少之又少。

外援很大一部分沒有對非洲的自強和發展起作用,而只是使少數人的生活變得日益富裕、奢侈。

烏干達的第三任總統阿明,軍事政變上位後,烏干達人民認爲終於迎來了好總統,自己的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未來的八年是烏干達最恐怖和黑暗的八年。

1972年,阿明自詡受神諭驅逐七萬亞洲人,限攜百美元離境。他推行怪誕法令,如坎帕拉禁穿皮鞋,違者食鞋。阿明私生活混亂,多妻多子,更殘暴至極,曾食妻屍並展示,以儆效尤。情婦不忠,他怒殺姦夫並食其下體。爲鞏固權力,他大肆屠殺軍界精英,包括前總參謀長,斬首冷藏,時常炫耀。外交場合亦不避諱,晚宴中攜人頭闖入,辱罵刺殺,震驚外賓,盡顯其喪心病狂。

他視知識分子爲國家大患,遂驅逐學者、教師及文學家出境。自詡烏干達最智,深恐奧伯特復辟,遂令全國搜捕姓奧者,一律處決。據統計,近萬人因此喪生,屍體堆積如山,士兵無奈拋屍尼羅河,引鱷魚爭食。此舉更致水電站屢遭屍堵,發電受阻。

然而就是這樣噁心和殘暴的惡魔居然能夠得到了善終,沒有受到自詡文明的西方強國的斬首或審判?2003年,阿明因高血壓引起的多重器官衰竭死在了沙特一家醫院,活了77歲。

非洲曾廣泛作爲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這一歷史背景對非洲的文化、語言以及政治觀念產生了深遠影響。衆多非洲知識精英因掌握法語而接觸到法國文化中深植的浪漫主義情懷,特別是其追求絕對平等的理念。

這些精英,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法國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滿腦子的法國化,大鍋飯幻想。

非洲結束殖民統治後,絕大多數非洲國家領導人都着迷大鍋飯主義。今天南非的經濟一落千丈,就是曼德拉的接班人們仍迷戀大鍋飯主義、抵制市場經濟。

與此同時,非洲還有一部分精英羣體,他們精通英語,並可能受到了英國思想,特別是倫敦經濟學院的影響。這些觀點中,費邊主義作爲一種追求烏托邦思潮,吸引了不少信徒。

然而,無論是法國的浪漫主義平等觀還是英國的費邊主義,毒害了一代又一代的非洲精英,使得非洲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非洲對市場經濟的普遍抵制,導致了官僚體制的膨脹、效率低下以及市場活力的缺失。例如,在非洲國家喀麥隆,外國投資者需要用426天辦妥15項手續才能獲取商業許可證。在安哥拉,要花費119天填寫表格才能獲取商業許可,而在韓國,只需要17天完成10項程序即可。

試想,誰敢在花上百天時間才能獲得商業許可證的地方投資呢?

非洲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量的國際援助,反而讓非洲人缺少憂患意識,形成懶惰的性格,“餓死不種田,渴死不挖井”,這就是部分非洲人的寫照。

90多年前,梁漱溟和胡適關於最大的敵人是誰爆發了著名的“樑胡之爭”。

梁漱溟認爲,第一大仇敵是國際資本帝國主義,其次是國內封建軍閥。而胡適卻認爲,中國最大的敵人是貧窮、愚昧、貪污,阻礙中國強大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胡適的結論,適用於現在的非洲,甚至不僅是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