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上海公報》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中時社論

50年前2月21到28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並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上海公報》,美中關係從此走向「正常化」,後人稱爲「改變世界的一週」。尼克森敲開了中國大門,促進中國融入世界,創造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奠定美國贏得冷戰、蘇聯解體的戰略框架;美中《上海公報》也轉變了臺灣的命運,促使中華民國不得不面對外交困境,並推動政治改革。

一中內涵認知分歧

過去50年,在改革開放之下,中國大陸快速崛起,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強權;而臺灣在創造經濟奇蹟後,同時發展爲自由、民主體制。美國官員認爲,能夠摒除兩岸的歧見與敵意,在和平穩定之下,促進大陸與臺灣進步繁榮,而美國又能與兩邊維持友好關係,是美國當代外交的「成功典範」。

50年後的現在,美中關係已發展爲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昔日共同抗蘇的「戰略伙伴」已變爲美國外交、安全、經濟的最大挑戰與威脅;兩岸關係自從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加劇惡化,臺灣成爲美國抗中代理人。美國的「一中政策」、中共的「一中原則」及臺灣的中國概念,經過50年國際環境與兩岸關係的淬鍊及三方內部政治的變化,「一中」仍是兩岸關係及美中關係的敏感問題,由於各方對一中內涵認知不同,經常陷於激烈的爭執。

美國鷹派開始主張修正一中政策、廢止《上海公報》,得到臺灣部分人士熱烈呼應,中共公開批判臺灣「倚美謀獨」、美國「以臺製華」,扭曲、掏空一中原則,一中爭議更激進、更白熱化,也使臺海成爲美中軍事衝突的熱點。所幸,歷經50年的大風大浪,即使美中關係處於最低潮,拜登總統仍堅持一中政策及不支持臺獨。

除了長期的歷史背景,一中內涵也受現實地緣政治及各國實力消長的影響。拜登總統就任後就正式宣告,《上海公報》所開啓的美國「接觸政策」已經被「競爭」所取代。《上海公報》50週年期間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必然影響美中關係,也將連動美中臺三邊關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動致電大陸外長王毅,尋求中共在烏克蘭事件採取超然立場,王毅必然掌握對兩岸關係的主動權與主導權,美國將處於被動地位。因應變局,拜登政府有兩個政策選項,結合全球民主盟邦及夥伴,拒阻專制體制,或加強與中國接觸,拉攏北京。前者本身就是美國政府對付中俄的長期策略與目標,但在歷經烏克蘭危機中,美國與北約國家拒絕派兵馳援,他們的實力與威信受到懷疑。因此,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防止中共一面倒向俄國是最務實、可行的立即方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更不可能挑釁中共最敏感的臺灣問題。

放棄挑戰一中紅線

事實上,早在烏克蘭危機前,許多美國學者專家就指出,北京還能繼續容忍臺灣分離的主要原因是中共理解,無論現階段如何困難,美國並未排除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因此,美國應繼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以及維持與臺灣的非官方關係,也就是《上海公報》與建交公報的基本原則。

國際政治變幻莫測,去年美國國防部官員在國會作證指稱臺灣是美國保護「重大利益」的「重要節點」,就被解讀爲臺灣前途並非由兩岸解決,而是由美國決定。但烏克蘭危機快速扭轉走向,充分顯示《上海公報》及一中界線儼然成爲美中關係的「護欄」,過度偏離可能立即招致衝突的風險。

臺灣在美中臺三角關係中一向是最弱的一環,尼克森訪問大陸簽署《上海公報》,某種程度是背棄臺灣。過去50年,臺灣雖創造了經濟與政治奇蹟,但對外架構並未改變,甚至出現某種程度的倒退,美國的支持固然堅若磐石,但企盼美臺關係產生質變,美臺恢復外交關係或美軍公開協防是可望不可及的。

「臺灣是下一個(烏克蘭)」最近經常成爲美國的新聞標題,或社羣網站討論的議題,在俄羅斯的全面武裝攻擊後,這已不再是危言聳聽。臺灣需自立自強,不能如烏克蘭般唯一依賴美國保護,既然民進黨執政,就要負起責任,從「藍綠對話」開始建立新共識,並向大陸釋放善意,以接觸、和解作爲兩岸政策的指導方針,放棄挑戰一中紅線,這是回顧《上海公報》50週年一路走來的最大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