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萬幸媽祖不是斯卡羅

社論

戲劇可以宣傳理念,很多戲劇是爲政治服務,德國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提出「間離效果」理論,認爲應該把觀衆帶離戲劇情境,讓觀衆抱着理性與批判的態度欣賞戲劇,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間離效果」的相反詞是「演戲是瘋子,看戲是傻子」。無論戲劇是要政治服務,或讓人們暫時成爲「傻子」,政府帶頭出資1.55億拍攝一部戲劇,應該不是「爲拍而拍」吧?

戲劇爲意識形態服務

沸沸揚揚的《斯卡羅》,顯然沒有遵守布萊希特的理論。製片以來就不斷上演族羣意識的對抗戲碼,先在劇名選擇上栽了跟頭,將早期客家人歧視原住民的用詞「傀儡花」(傀儡番)拿來當劇名,因而引發爭議,後來經由網路票選,更名爲《斯卡羅》,才暫時結束爭議。

但開播後掀起的爭議更大,《斯卡羅》在大規模宣傳下磅礡上映,理應有着與劇名般英雄氣概的恢弘史觀,卻因男主角角色設定混亂,真正主角成爲配角,配角李仙得成爲焦點,進而引發媒體爭議,演變成爲族羣與認同問題的爭議,劇中這場戰爭是爲何而戰,也失去焦點。

立委高金素梅認爲該劇不尊重原住民史觀,美化美國人侵略形象,是罔顧史實所編造的官方史觀。作家楊渡起底男主角原型李仙得,曾任美國駐廈門領事,卻是一個「無縫接軌」的投機分子,先後替美國、日本與朝鮮政府賣命,日本曾在其協助下出兵臺灣,屠殺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李仙得可謂「賣臺第一人」,劇中卻被刻畫成一個英雄角色,臺灣人不能接受。

文化部長李永得卻推說尊重歷史的不同詮釋,並稱劇中並未把李仙得當作英雄,真正的英雄是瑯嶠十八社頭目卓杞篤。試問將一部片拍到讓觀衆看得「主角變配角、配角變主角」,難道是觀衆的問題?更甭提各界質疑該片拿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補助,以每集約1550萬、斥資1.55億預算所製作的「政治大戲」,該不會又是執政民進黨爲鋪排長期執政,利用文化「帶風向」,對臺灣人民進行的「認知戰」吧。

爲行銷該劇的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史觀頃刻出籠。一個稱爲斯卡羅的部落聯盟,沒有政府組織、沒有國王,竟變成「打敗美國的斯卡羅王國」,未經滿清與美國政府簽署、美國國會沒有立案的「南岬之盟」,只是私人備忘錄性質,也可以稱爲「國際條約」。不禁教人納悶,認同斯卡羅是王國、「南岬之盟」是國際條約的人,對於九二共識的認知是否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民進黨不敢得罪媽祖

號稱史詩級鉅作的《斯卡羅》,是民進黨利用執政優勢,濫用前瞻計劃預算籠絡文化界人心,改造歷史建構自己的「臺灣史觀」,利用戲劇張力爲意識形態服務,讓戲劇「爲黨服務」。

民進黨爲強加自己的「臺灣意識」於人民大腦,動用政府資源,依照自己的觀點採擷甚至編造史實,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前有電影《返校》影射基隆中學事件,依據中共最新公佈史料,主角鍾浩東確實在1947年成立「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部」,電影卻定義爲「白色恐怖」。直白的說,《返校》與《斯卡羅》僅是民進黨去中國,抹除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支線行動。

民進黨不分教育、藝術、戲曲、電影等,從所有可操控的領域,打擊、掏空國民黨時代的歷史遺緒,再趁意識真空之際,填補符合民進黨利益的內涵。原民文化與各族羣歷史的記憶都要服膺於民進黨意識,否則就是政治不正確的次級史觀,必遭民進黨人與側翼圍剿。

但歷史是抹除不掉的,文化根基更不是政治力所能改變。蔡總統連續3年參加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繞境活動,這座廟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主神是生於宋朝的林默娘,經過歷朝褒封,封號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

民進黨對道道地地的中國人林默娘畢恭畢敬,因爲媽祖是數百年來臺灣人共同的信仰,民進黨不敢得罪。相較之下,原住民的《斯卡羅》不會帶給執政黨什麼困擾,更容易上下其手揉捏包裝。媽祖與《斯卡羅》之別,不是人神之分,而是民進黨自相矛盾的意識操作踢到鐵板。

《斯卡羅》對民進黨而言,只是形塑臺獨意識的一步棋,只要民進黨還執政的一天,往後不知還有多少個《斯卡羅》等着隆重上映,萬幸媽祖不是斯卡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