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何忍以人民生命爲權鬥祭品

社論

臺鐵太魯閣號發生空前的死傷慘劇,社會各界積極救難和踊躍捐輸,令人既感動又感傷,但就在相關部門展開檢討與究責之際,另一幕令人難以置信的荒謬醜劇,竟跟着上演。由蔡英文總統、閣揆蘇貞昌交通部長林佳龍這三個人構成或明或暗的穿梭鬥爭,或清楚或曖昧的權力較勁,竟使無辜人民生命淪爲權斗的祭品

林佳龍蘇貞昌互較勁

太魯閣號出軌災難造成舉國震驚,第一時間卻充滿一片「甩鍋」的暗潮,臺鐵自然首當其衝,亟欲把主要責任甩給承包廠商;相對的,蘇內閣至今仍無人負起政治責任下臺,林佳龍表示已向蘇貞昌提出書面辭呈,但行政院以搶修、搶通、善後優先爲由,現在不談是否批准辭呈的問題;蘇貞昌則對外界要求其下臺的呼聲,不做表態。而蔡總統雖對臺鐵改革做出三項宣示,卻避用最熱議的「公司化」一詞,被認爲是冷處理臺鐵真正的核心問題。

林佳龍遭受的壓力顯然最重,而且政治責任絕對無可逃避;原本外界對臺鐵局長空缺3個月,質疑是羣龍無首、內控失靈,導致太魯閣列車重大事故,認爲林佳龍與蘇貞昌的怠惰和無心改革,都要負起相當責任,不料林佳龍在立法院的答詢,卻爆出一段「案外案」,看來他拒絕承受所有的鍋都往自己身上甩。

林佳龍與立委們的詢答,歸納起來有三點足以玩味。一是被問到先前是否曾向行政院提出補實臺鐵局長的人選?何時送出?送了幾次?是否都被行政院長蘇貞昌打回票?林佳龍都表示,「這個部分我都有跟行政院在討論」,對敏感細節則不願正面迴應。妙就妙在林對敏感問題大可明確否認或澄清,他卻偏要不置可否,留下曖昧想像空間,這種政治語言不言可喻。

二是面對究責問題,立委質問林佳龍「越級向蔡英文請辭,是不是認爲蘇貞昌也應該負起政治責任?」林佳龍則說之所以同時向蔡、蘇報告請辭,因爲他的人事任命是由總統、院長共同決定,「這就是憲政體制的雙首長制特色」。問題是,自從20年前修憲將閣揆改爲由總統直接任命後,民進黨內已少有人提什麼雙首長制,林佳龍此說不僅罕見,且也隱含蔡英文才是他背後真正的靠山

三是蔡英文避提公司化,蘇貞昌更強烈反對公司化,林佳龍則在立法院公開說他「出任交通部長時就有提改革方案,以及公司化的配套」,並喊話要總統與行政院長都支持,臺鐵才能大刀闊斧改革。公司化的定義內涵運作模式固然還須釐清,但林這樣的表態宣示,也有另一層爲自己和臺鐵喊冤,爭取民意認同,向蔡討公道,更是對蘇的反向施壓。

蔡總統放縱黨內惡鬥

林佳龍對敏感問題欲言又止,卻讓人聽得欲哭無淚,在他的訴苦裡彷彿自己是個被惡婆婆不斷作梗、欺負的小媳婦,許多該做的改革與計劃都想做,卻老被蘇揆擱置否決。事實上許多的例證也顯示,蘇貞昌似乎對人事案和權力運作特別感興趣,從警政、金融行庫到媒體、國營事業等原本他不必管的領域都要一把抓,整個行政院的組織文化就是人與事都要蘇貞昌拍板。蘇的權力無限擴充,還刻意彰顯霸氣嚴厲、動輒震怒,卻放任臺鐵擺爛,造成這麼大的傷亡,蘇貞昌完全不覺得自己也應該負起政治責任。

另一方面,蔡總統對這次事故所發表的談話,看似堂而皇之,聽來卻是似曾相識,宛如錄音機倒帶重放,了無新意;尤其她用冷冰冰的口氣、抽象刻板口號、不明確也不具體的改革宣示,還要大家「不必懷疑政府改革的決心」,這種上對下、教訓式的倨傲態度,更是令人失望心冷。尤其兩年內接連發生兩次火車重大災難,也難怪蔡總統前往花蓮慰問罹難者家屬並上香,家屬見到她忍不住淚崩潰怒嗆「每次都說聽到,卻都沒有改進」,真不知蔡總統有何底氣敢做這麼強勢的宣示。

儘管當前府院避談臺鐵公司化,原因說是擔憂負擔龐大債務、工會反彈,以及8月公投將使府院兩頭作戰壓力倍增,但如果像蘇貞昌、林佳龍這樣爲各自派系利益不斷爭鬥,鬧得舉國皆知,蔡總統又繼續曖昧鄉愿,放縱黨內惡鬥,最後賠上的是人民的安全福祉,如此機關算盡,終究會失去選票、害慘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