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國軍失落的20年向誰討

中時社論

國防部公佈《中共軍力報告書》,對中共的軍事威脅表達了擔憂。蔡總統在「2021亞太安全對話」中表示,臺灣可以成爲促進區域和平繁榮發展的中堅力量。無論是自保或維持區域穩定,都需要一支令人信賴的軍隊,相信這也是國人共同的期盼,但是近年來國軍的狀況卻不像政府所宣傳的那麼令人放心。

募兵制積弊日深

國軍建軍即將百年,從大陸來到臺灣70年,經過數度整編與改制,多年來在「反攻復國」指導下,必須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所有健康男性到了20歲,就必須到軍中服2至3年的兵役,以維繫軍隊的運作。一般男性到部隊最底層當士兵,大學、研究所畢業生則施予預備軍官訓練,補充常備軍官的不足,多年來臺灣的國防安全,很大一部分是由義務役官、士、兵付出青春歲月換來的。

許多老兵大叔總愛津津樂道,當年服役時如何辛苦,訓練如何精實,長官如何嚴厲,然後就會感嘆,現在的「草莓兵」如何不堪!言談之中,頗有「昨是今非」之感。其實國軍在兩蔣時代一直維持「聖雄」的形象,只能讚美不能批評,就算出了什麼事,只要一句「軍事機密」就可以瞞混過去。

戒嚴時代國軍「社會化」不足,在社會開放及政黨輪替後,對民代及媒體的監督顯得驚慌失措,力不從心,無論是訓練意外、採購弊案或是不當管教等等,都引起國人高度關心,將軍們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往往急着重懲快罰,以符合社會的期待。

政治人物發現,看似威風的大將軍,在他們面前卻是如此「溫馴」及善解人意,對軍方有什麼需求,軍方總是全力配合,要土地就遷移營區,要補助就發現金,陳水扁總統登高一呼要縮減役期,就從2年一路減到1年。馬總統認爲兩岸關係穩定,軍備可以裁減,甚至爲了避免激怒中共,不去校閱「漢光演習」,還要求不打實彈。指揮官只要做好日常工作,必要時能救救災就可升官,誰還要認真練兵。

爲了討好年輕族羣,兵役制度徹底翻轉,1年的兵役時間已嫌不夠,又將役男改成僅需接受4個月的軍事訓練,常備部隊以招募志願役士兵爲主,美其名爲讓勞動力提早進入職場,避免浪費時間。當時國軍剛從「精實案」等三大裁撤方案中稍稍喘過氣來,又在政府的「期盼」下推行募兵制,既未妥慎評估,也不問問基層部隊長的意見,幾年下來,積弊日深。

拿掃把多過拿槍

爲了提高成效,招募已成爲各部隊最重要的事,每月、每季、每年都要有績效目標。試想基層部隊長平日要管救災、軍紀安全、戰演訓、環境內務,還要費心去招募,士兵役期到了要規勸續留,誰還有心力好好訓練部隊。

招募的原意是希望募得的士兵能長時間在部隊服役,以成爲精熟的軍人。但是在資訊發達的當下,有意當兵的青年也會互相打聽,空軍較輕鬆,就算去陸軍也要選後勤部隊,千萬別選步炮裝,因此往往造成後勤兵額滿,主戰部隊缺人,拿掃把的比拿槍的多。甚至三軍聯訓時,還要去別營「借人」演訓,海軍艦艇要「並船」,才能開航。

國防部宣稱編現比達90%,但看看主戰部隊,不禁令人捏一把冷汗,若明日就開戰,是否能戰?平心而論,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幹部只想讓他們平安結訓,學什麼體能戰技都是假的,只要平安結訓即可。花了這麼大的訓練資源,練出一羣無用之兵,真有戰事,豈不是草菅人命。那麼,當初這些做決策的長官指揮道德何在?

在美國「抗中」大旗下,民進黨政府自願當馬前卒,美國自然也要有所表示,許多國軍夢寐以求的武器都同意出售,蔡總統也樂於當成是美方的安全保證,明年的國防預算已創下歷史新高。面對中共強大的軍事實力,國軍確實應具備相當的嚇阻戰力,但國軍20年來被政治人物搞得千瘡百孔,國防主事者也挺不直腰桿,只想做「優等生」、「乖寶寶」,長官如此軟弱,又怎能期待官兵做到「親愛精誠」、「三信心」?

國防部想恢復踢正步來陶鑄軍魂,那是否也可以通盤檢討一下,那些錯誤政略指導下所走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