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智庫》兩岸社會融合與長治久安(周志懷)

大陸出入境管理局今研究出臺1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閩臺人員往來、便利臺胞在閩居住生活,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圖爲旅客乘坐金廈航線郵輪往返兩岸。(中新社資料照片)

兩岸社會融合是探索國家統一路徑時必須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社會融合是在兩岸經濟融合和利益融合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兩岸融合發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是黨的代表大會首次寫入關於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自2014年5月起,習近平先後提出兩岸經濟融合、利益融合以及融合發展等論述,但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尚未納入關於兩岸融合發展的論述。因此,中共二十大報告標誌着大陸對臺政策中兩岸融合發展論述的正式確立。

兩岸社會融合的概念則是在2016年提出來的。當年3月習近平參加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兩岸關係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要「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兩岸社會融合議題,表明大陸對兩岸融合發展領域的不斷拓寬,對國家統一實踐路徑的探索的進一步深化。

一、推進兩岸經濟與社會融合的協調發展與相互促進

在兩岸關係中使用「融合」的概念其來有自。2008年12月,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兩岸可以「通過交流合作增進感情融合」,並強調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爲這有利於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於兩岸積累互信、解決爭議,有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09年12月,賈慶林在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座談會的講話中要求,要不斷鞏固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物質基礎、文化基礎和社會基礎,不斷增進兩岸經濟、文化、社會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斷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

2014年後大陸對臺政策中的兩岸經濟融合概念進一步清晰化。李克強總理在當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兩岸關係時首次提出要「促進經濟融合」。習近平5月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則強調「經濟融合有利兩岸互利雙贏,任何時候都不應受到干擾」。此後兩岸經濟融合成爲大陸對臺政策的重要內核之一,學界對於兩岸經濟融合的探索與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

2016年3月習近平首次提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論述,進一步豐富了兩岸融合發展的內涵,但學界關於兩岸社會融合的研究,迄今爲止仍處在初步探索階段。大陸學者熊俊莉提出的兩岸經濟、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過程中同步融合的研究尚少的狀況,目前依然未能改觀。從當下研究現狀看。無論是以兩岸經濟融合、經濟社會融合或是兩岸融合發展爲主題所進行的學術探討,包括各種研討會,實際上大多都落腳在經濟融合方面。也就是說,目前大陸學界談融合發展大多侷限在經濟融合,而談經濟融合又大多侷限在惠臺利民問題上。

1979年以來,兩岸經濟關係雖然取得長足進展,成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始終無法突破兩岸固有政治障礙。同樣道理,兩岸經濟融合雖是兩岸各領域融合的重要基礎,但僅有經濟融合的獨輪車,則遠遠無法解決兩岸統一所面臨的結構性難題。因此,爲了進一步增強推進國家統一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基礎,必須改變重經濟融合、輕社會融合或是先經濟融合、後社會融合的融合發展模式,積極推動兩岸經濟融合與社會融合實現協調發展與相互促進。

二、國家認同是兩岸社會融合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國家認同是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時所遇到的實質性難題,同時也是實現兩岸社會融合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大陸學界對這一問題有着比較一致的看法。由於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長期所奉行的「去中國化」與「激進式臺獨」或「漸進式臺獨」政策,導致島內民衆的國家認同出現嚴重扭曲。根據島內多家民調機構發佈的民意調查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支持兩岸統一的比例,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23年3月就島內民衆統「獨」立場及對兩岸關係看法進行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島內偏向「臺獨」24.2%、偏向統一7.7%、維持現狀68.1%。在統「獨」問題上的立場,持拒絕統一或是希望長期維持現狀的選擇,甚至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當然不可能推進兩岸的社會融合進程。

從另外一方面看,目前島內對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的共同認知仍相當一致。臺灣競爭力論壇2018年10月發佈的民調顯示,87.3%的臺灣民衆認爲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只有6.8%的人持不同觀點。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的根脈也無法切斷,2019年12月「ETtoday新聞雲」的民調顯示,高達82.5%的民衆認同臺灣文化的基底是中華文化,僅14.9%的民衆不認同。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同樣難以磨滅,2017年時任臺「法務部門」負責人的邱太三針對島內同婚「釋憲案」發言時,強調臺灣「民法」制定是依照「我國人民數千年」形成的社會規範跟機制,引發島內社會激論,遭到不少網友詰問「是哪國」?毫無疑問,這個「數千年傳統」當然是與中國歷史與中華民族的延續與聯結,這種潛意識中的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也深深印刻在島內大多數民衆的腦海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臺灣同胞保持着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打心眼裡認同自己屬中華民族。這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磨滅的」。這正是我們漸進式實現兩岸社會融合的重要基礎。

三、兩岸社會融合是保證臺灣長治久安的基石與基本元素

兩岸社會融合是統一後臺灣能否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與基石。無論是江澤民、胡錦濤,還是習近平,大陸歷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要不留隱患地解決臺灣問題,從而達成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的治理目標。如何實現長治久安?從島內角度看,必須要解決長期存在的政黨對立、藍綠對立、南北對立和世代對立,實現社會和解。從兩岸關係看,如果說兩岸經濟融合是長治久安的經濟基礎,那麼解決兩岸對立,實現兩岸社會和解,建立情感聯結和共同認知,通過兩岸社會融合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則會爲統一後的長治久安奠定強大的社會和民意基礎。當然,在長治久安問題上,兩岸社會融合固然體現了軟實力的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必須通過社會融合機制,依靠制度的力量,依靠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斷化解兩岸的固有矛盾特別是新產生的矛盾,這樣纔會消除近憂與遠慮,確保統一後的長治久安。

兩岸社會融合也是實現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的最基本元素,具有非常強的粘着力,而這種粘着力的主要來源,應該是共同理念和共同價值的生活化,也就是逐步將政治、文化與精神層面的訴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實現兩岸社會融合的生活化。大陸一些學者也已注意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陳先才提出,日常生活是影響兩岸跨境民衆身份認同變遷的最重要方面,因而要推動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融合,建議在臺胞聚居集中的城市,考慮簡繁體字混合使用,從而創造出某種兩岸都比較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味道。施瑋等提出,移居大陸臺胞的社會關係網絡中之所以存在着「小圈子」現象,是因爲這種方式更加小型化、私人化,可以使臺商將「觸角深入到當地社會日常生活中」。朱磊認爲,兩岸社會融合的互動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生活和文化四個方面,生活交融反映了社會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主要體現在醫療、保險、飲食、求學、購物、交通、住房、求職等方面。總體而言,兩岸社會融合始於生活,學者們自然將生活的交融大多限定在物質和生活環境層面。社會雖然是由人與環境形成的關係總和,但歸根結底是以人爲主體所形成的集合體。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將社會融合定義爲人和人的生活的渾然一體。兩岸社會融合固然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融入生活」與「生活化」顯然是兩個有區別的概念。生活化並不能僅僅要求在物質層面上實現融合,而應更多地追求共同理念和共同價值等精神層面的生活化。這樣一個有機的社會融合,才能成爲兩岸統一後長治久安的基本元素。

四、兩岸社會融合的基本路徑

結束兩岸政治對立。政治對立是實現兩岸社會融合的主要障礙。南開大學教授朱磊曾將兩岸社會融合的內涵定位在一國民衆的不同羣體之間通過多方面的互動、理解與認同,實現經濟、政治、生活和文化四個領域的平等與基本認同,消除因政治歷史等因素造成的相互之間的隔閡與不適應。實際上,兩岸社會融合要解決的問題遠非是雙方之間的隔閡與不適應,因爲兩岸間的敵對狀態並未結束,雙方的統「獨」矛盾毫無疑義是對抗性的,因而作爲未完全統一國家,要實現雙方的社會融合顯然是更加艱難的。只有消除了雙方間的政治對立,兩岸社會融合的障礙纔會迎刃而解。

從單向融入向相互融合推展。從兩岸融合發展的現狀看,無論是雙方的經濟關係還是人員往來,目前尚停留在臺灣對大陸單向融入階段,也就是以大陸爲主體的融合,從單向融入到相互融合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從人員往來看,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生活的臺胞衆多,而在臺灣工作、生活和學習者除陸配外,可謂人員寥寥。這也正是學界大多以臺胞單向融入大陸爲主要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比如:胡石青的《推動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促進臺胞融入大陸的思考》(2021),施瑋等的《移居大陸臺胞社會融入研究現狀述評》(2016),胡蘇雲的《上海臺灣人的社會融入分析》(2006)等等。總體而言,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工作基本上是單向融入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融合。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實現了「我中有你」,但並未實現「你中有我」。即使是融入,一方面因大陸民衆受到諸多限制入島困難,存在明顯的不對稱和失衡問題;另一方面,臺灣民衆在融入大陸時,雖與大陸民衆有了共同生活和工作經歷,建立了某種共同記憶,但因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的不同,建立感情聯結和認同仍需一個蛻變過程。大陸學者尚紅娟等就「大陸經歷」對臺灣青年的影響的調查發現,臺灣青年在大陸的生活社交圈以臺灣人爲主,55%的朋友來自於臺灣,大陸的朋友佔到三分之一左右,高中職學歷的青年,其臺灣朋友的比例高達86.67%。另外島內一項針對長期居住在大陸的臺胞所進行的「子女教育」、「親近私交」及「退休計劃」的研究發現:願讓自己子女就讀「當地學校」者爲24.5%,「親近私交」主要仍爲臺灣人爲主的佔79%,未來一定或可能退休計劃會留在大陸生活者,只佔11.5%。這些調查發現與研究結果,雖然並不能代表有大陸經歷或是在大陸長期居住臺胞的整體面貌,但從中卻可以窺見部分受訪者在內心世界上對於融入大陸的真實想法,他們對大陸社會的融入度顯然不高。

創造條件進行兩岸「小而美」模式的廣泛社會對話。兩岸社會融合的前提是要進行廣泛社會對話。雙方可以就臺灣各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如何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如何得到充分保障,在國際上如何更有尊嚴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持續進行社會對話。逐步「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衆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厚植兩岸社會融合基礎。兩岸社會對話應從大型會議的文宣模式轉爲以閉門意見交換爲主的「小而美」的互動模式,築牢築實兩岸社會融合的底部基礎,實現有感對話和有效對話。2023年7月,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北京大學等5校37位師生赴臺交流參訪,充分展現出兩岸青年學子間的善與美的社會對話,爲持續緊張對立的兩岸關係增添了一股暖流,得到了兩岸社會廣泛關注與好評。

加強兩岸社會融合的頂層設計。兩岸社會融合需要置於「兩制」臺灣方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臺灣同胞如何參與「兩制」臺灣方案的民主協商,如何參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又如何爲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機遇?隨着這些關鍵性問題的設計的清晰化,必將爲推動兩岸社會融合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大選擇空間和新的動力。

五、結語

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社會融合之路將十分艱難,並不會一蹴而就。除了民進黨爲代表的「臺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的阻撓、干涉之外,島內懼怕統一的焦慮感也難以打消,以所謂社會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抗拒統一的社會思潮仍在島內涌動奔突。兩岸交流的擴大與深化,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長時間內能夠促成社會融合的進展,我們對此還要有足夠耐心和定力。臺灣社會對大陸對臺政策的疑慮和抵制,必須從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着手,既要彌平兩岸差異,也要尊重差異。此外,從兩岸社會融合的本質看,當下主要應該解決大陸對臺政策的入腦入心問題,也就是要在建立兩岸情感聯結的基礎上爭取民心,這也是逐步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的必要條件。(作者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兼學習與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本文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原刊於中評社刊發、中評智庫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