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新聞網》美對臺政策五大變化 美中可能攤牌(朱志羣)

美方的做法和表態似乎顯示,兩岸即便和平統一,美國也不會支持,甚至還會阻止兩岸和平統一。隨着美中競爭加劇,美國越來越將臺灣視爲不能丟失的戰略資產。(示意圖/達志影像)

華盛頓-北京-臺北三角關係進入惡性循環,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下去,中美可能就臺灣問題進行攤牌。美國官方宣稱繼續奉行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灣獨立」,但深究其實,已經或正在發生變化,可以總結五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美國現在更深入、更直接地介入臺灣的內外事務,特別是美國會大打「臺灣牌」對付中國。比如,迫於美國壓力,民進黨政府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2022年臺積電到亞利桑那去建廠。

從2023年9月開始,根據「臺灣獎學金」計劃,美國政府官員和軍官可能會被安置到臺灣政府和立法機構去實習工作。日前剛透露美國將向臺灣增派一、二百名士兵,幫助訓練臺軍,同時在美國訓練500多名臺灣士兵。

美國政府特別是國會,似乎在幫助臺灣制定內外政策,白宮和國會有時候在玩「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遊戲。華盛頓經常對北京說:美國「三權分立」,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是分別獨立的。但是,如果華盛頓背離長期堅持的一箇中國政策,拿「三權分立」和國內政治來爲提升美臺實質性關係辯護,並非有用,不令人信服。

第二個變化,美國政府現在更加重視對臺灣的承諾,在提升美臺關係同時沒有向北京提供可靠可信的「再保證」。華盛頓長期以來對北京和臺北有不同的承諾,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以前至少還基本上平衡一下。現在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公開把以前雷根政府對臺灣私下的「六項保證」也作爲美國「一中政策」的指導原則之一。

美方的承諾現在明顯向臺北傾斜,不再嚴格遵守履行對北京的一箇中國承諾。拜登多次「口誤」表態美國將保衛臺灣。當美國官員和國會領導人以官員身分訪問臺灣,並且公開談論如何加強美臺關係時,很明顯美國並沒有信守只與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

第三個變化,美國官方對臺灣民進黨政府改變現狀的做法視而不見。長期以來,美國的政策一直是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但是現在華盛頓對於民進黨的所作所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說北京在改變現狀。

當年陳水扁試圖推動公投時,小布希政府批評這可能改變臺海現狀,但現在蔡政府不承認作爲兩岸對話基礎的「九二共識」,蔡英文一再宣稱「臺灣已經是個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如馬英九所指出的,蔡英文這種說法實際上已經違背「中華民國憲法」,是在試圖改變現狀,但是華盛頓選擇保持沉默。

第四個變化,華盛頓現在試圖重新定義臺灣問題上的鬥爭,把它簡化爲「民主與專制之爭」。今天美國和西方主流說法宣稱「威權的中國欺負民主的臺灣,可能入侵臺灣」,這種說法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更加流行。

這種敘事方式對於很多人,特別是那些不瞭解歷史問題複雜性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很有誤導性。它無視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的歷史背景,將複雜的歷史問題簡化成單一的政治選項。這種說法逐漸成爲美國官方的一種敘事方式。

第五個變化,美國不再推動兩岸對話與和平,而是試圖將中國大陸與臺灣永久分裂。過去美國經常呼籲兩岸對話,現在華盛頓幾乎沒人提倡兩岸對話,大家都在討論什麼時候兩岸開打。

過去美國政府對臺灣的長期目標雖然含糊其辭,但一般認爲美國並不關心兩岸關係的最後結果,只要過程是和平的就可以。但現在,令人遺憾的是,美方的做法和表態似乎顯示,兩岸即便和平統一,美國也不會支持,甚至還會阻止兩岸和平統一。隨着美中競爭加劇,美國越來越將臺灣視爲不能丟失的戰略資產。

那麼,華盛頓是不是正在將兩岸和平統一的大門關上了?如果北京覺得和平統一之門關上了,將被迫打開另一扇門,是否符合各方利益?華盛頓、北京與臺北,大家都在相互指責,形勢非常令人悲觀。這種狀況繼續下去的話,中美之間極有可能在臺灣問題上攤牌。

(作者爲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教授)

(本文經作者授權整理自中評網「美學者析美對臺政策五大變化 美中可能攤牌」)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