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鐵路大賽
(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4月底慶祝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Amtrak)50週年活動時稱,美國基建遠遠落後世界上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尤其中國高鐵總長和時速均位於世界前列,美國不能落後。沒想到「中國速度」有天成爲美國追趕的目標,但這是歷經數十年紮根和科技的突破,美國想翻局恐沒那麼容易。
記得14年前筆者在北京例行採訪時,有幸參與「青藏鐵路」首次通車。2007年7月1日晚上9點,國臺辦召集20餘名臺灣記者從北京出發,以整整兩天時間,越過青藏最高峰、海拔5072公尺的唐古拉車站,抵達拉薩。沿途風光明媚自不待言,但更多的是一份感動。
青藏鐵路建成通車有許多意涵。首先這是國父孫中山「實業計劃」的願景之一:其次,表明北京高層早有交通是經濟發展命脈的認知,爲發展疆藏,從毛澤東起就不斷強調鐵路的重要性,每個時期都不曾拉掉,當然更隱含戰略價值,且顯示北京發展的果斷和決心。
青藏鐵路難點不在離天堂近,而是海拔高,又是高原地形,施工人員不僅易患高山症,部分地段爲凍土層,如何克服高山、橋樑、隧道、鐵軌熱脹冷縮及位移,都是科技界絞盡腦汁的難題。
缺氧是平地民衆赴藏最「頭疼」的事。青藏鐵路沿線平均氣溫0℃以下,氣溫最低到-40℃。每吸口氣,氧氣僅平地的40%。爲此車箱內設置高壓氧氣罩,但因體質各異,進拉薩後躺平或進醫院者比比皆是。爲此,施工單位除要求赴藏前服食紅景天外,現場更廣設製氧站,以保證3萬人員能順利施工。
至於地質更是複雜。海拔4000公尺以上路段有960公里,連續凍土層地段550公里,技術難度高,但設計團隊在凍土層路段,將大橋架到地底深,路基插灌液態氨熱導管和通風水泥管,路基鋪設遮陽板,從而讓通過凍土的鐵路路線時速可達百公里,其他路段160公里,至今不出事,這是當年僅有高山鐵路的南美及俄羅斯所向往卻做不到的事。
從青藏看去年底建成70%的「八環八線」,拜登說,中國擁有2.3萬英里高鐵,時速達220英里/小時,佔全球高鐵總里程2/3,且還可望達成400英里/小時時速。憂心之情溢於言表。
拜登的憂慮可想而知。但按拜登的計劃,如今僅花個800億、1000億美元讓華盛頓、波士頓等地車站及鐵路現代化,要趕上中國大陸累積40年的建設成果,恐比登天還難。再說,大陸有個「舉國體制」,國家資本主義的建設速度,又豈是刁民處處、講究市場至上的資本主義國家能趕上的?
從青藏線已可見端倪。美國至今沒有像日本新幹線或兩岸高鐵的存在,首條時速260公里的高鐵,計劃從休士頓建到達拉斯,遲至2027年才通車。試問,這場鐵路競賽有得拚嗎?美國可拿基建發展經濟、增加工人就業機會,但想翻局,應是不可能的任務。(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