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疫情休養 臺南山上水道博物館36棵羅漢松大保養

臺南山上水道博物館36棵百年羅漢松,是臺灣最大的平地羅漢松羣。(曹婷婷攝)

館方於4月初已計劃性進行維護,將羅漢松羣生長範圍籬笆圍住,防止遊客再度踩踏,以自然方式恢復地力。(曹婷婷攝)

疫情休養生息國內新冠疫情大爆發,臺南市古蹟景點閉館到本月28日,臺南市山上水道博物館也暫時歇業,雖然遊客不上門業績不無影響,但反而能趁這段時間進行園區植栽維護,尤其,園區坐擁臺灣最大且珍貴的平地羅漢松羣,36棵珍貴老樹羅漢松羣生長土壤,1年多來因過度人爲踩踏,早已嚴重硬化,剛好利用休園期間恢復元氣

館方表示,水道博物館快濾筒室前的36棵羅漢松,是臺灣最大的平地羅漢松羣,在日治時期規畫水道興建工程時引進種植,至今樹齡皆有百年以上,身價不凡;其中,位於B館旁的羅漢松爺爺植物專家研判,可能是臺灣平地最大的羅漢松;整羣羅漢松至少有上億的市價,是園區內珍寶

水道博物館自從前年10月開園以來,便躍升臺南最夯的旅遊景點,帶動山線旅遊熱潮,短短1年半便突破100萬入園人次大關。但熱絡人潮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大量遊客來往踩踏下,原有的漂亮草皮嚴重退化,土表裸露,也使土壤硬化,羅漢松根系發展受阻,植株日漸衰弱。有鑑於此,館方於4月初已計劃性進行維護,將羅漢松羣生長範圍以籬笆圍住,防止遊客再度踩踏,以自然方式恢復地力。

文化局表示,疫情封館對園區是一個打擊,但,另一方面園區內環境、生態也得到了休養,這段時間對於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自然環境,都是能重整狀態,休養生息的黃金期。

館方指出,今年上半年面臨缺水問題,也影響博物館大片綠地養護,但在「以不干擾爲原則」下,讓自然生態系統自行進行調節,同時稍微施以適度、高效率的澆灌措施,園區內的環境養護已經開始看到成效,原本土壤堅硬如磚,連在土上鑽洞都要出動專業機具的羅漢松區域,才經過1個月,又發現許多蚯蚓出沒鬆土證據,趁閉館休養,等到重新開園時,相信綠草如茵的繁茂景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