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刷屏!最新解讀來了

【導讀】專家解讀:積極財政政策將明顯加力、更加給力,爲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編者按】作爲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資源配置重要平臺,資本市場深刻反映着宏觀經濟的脈動與走向。中國基金報特推出“從資本市場看宏觀”專欄,力求敏銳捕捉資本市場動態,前瞻性洞察宏觀大勢,把握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與核心動力。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這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該決議通過了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多位宏觀經濟學家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並強調需繼續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未來積極財政政策將明顯加力、更加給力,爲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保運行、保民生和促發展

本次人大常委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以地方化債爲核心的多項重磅政策。

本次會議審批通過的增量政策主要包括: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於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連續5年共計4萬億元的地方新增專項債額度用於化債,合計達10萬億元增量資金用於支持地方化債。明確了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改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三項政策合計可以將地方在2028年之前需消化的隱性債務從14.3萬億元減少至2.3萬億元,大幅減輕地方化債壓力。

中證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宏勝表示,此次全國人大批准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地方財政收支壓力明顯加大,地方債務尤其是隱性債務問題受到社會很大的關注。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認爲,這些增量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將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保障今年底到明年年初的財政支出能力,有望帶動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能力提升,促進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談及化債舉措的作用,潘宏勝進一步強調,此次置換是完善地方債務制度、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他認爲,此次置換在有序化解存量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爲優化地方債務結構提供必要空間的同時,更需要繼續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狠抓債務監測、預算約束、監管問責等重點環節,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從根本上提高政府債務可持續的能力和制度保障。

“此次置換方案給出了明確的置換規模、進度安排和相關制度安排,可有效緩解地方當期化債壓力、減輕付息負擔,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地保運行、保民生和促發展。同時,這一舉措爲相關市場主體給出了明確的政策預期,有助於穩定和增強市場信心。”他說。

據悉,過去10多年,從2014年國發43號文到2018年27號文,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從顯性到隱性、從應急到常態化監督、從分散到統一,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總體上逐步完善。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認爲,財政支持化債可以通過補充地方財力、增加居民和企業收入的方式,發揮財政乘數效應,帶動投資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促進經濟回升向好。

明明分析,一方面,通過增加地方債務限額、允許專項債用於化債等方式,將大大減輕地方債務壓力,將原本被化債佔用的資源騰出來,增強對民生、“三保”等領域的保障,改善居民收入預期。另一方面,加大化債力度有助於清理地方拖欠企業賬款,提升企業經營信心和活力,提升企業收入和盈利能力。

“居民和企業收入預期得到改善,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需求,進而形成正反饋,發揮財政的乘數效應。”明明表示。

積極財政政策將明顯加力、更加給力

談及下一階段積極財政政策的發力方向和預期效果,潘宏勝表示,總的看,目前的積極財政政策呈現明顯加力和更加給力的特點。

他認爲,此次置換近三年安排8.4萬億元地方化債資源,問題導向明確,體現了明顯加力。同時,稅收及專項債券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增量財政政策即將推出,2025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在擴大專項債發行和投向、超長期國債支持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等重點領域等方面持續加力發力,財政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將更加凸顯,爲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明明也表示,未來進一步的增量財政政策仍有空間,值得期待。年底正在加快落地的政策有以下幾項:一系列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政策,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正在加快推進。

而明年積極財政政策也有五大增量空間:一是中央財政舉債和赤字提升空間;二是擴大專項債發行規模和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三是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是加大對“兩重”“兩新”的支持力度;五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

編輯:艦長

審覈:許聞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