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掛證”亂象應擊碎背後“供需鏈”
爲進一步打擊工程建設領域“掛證”亂象,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通知,決定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爲專項治理。“幹活的沒證,有證的不幹活”,這一亂象在諸多行業尤其是工程建設領域長期存在,整治多年卻久禁不絕,近些年甚至還催生了“考證熱”。要從根上剷除這一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與工程質量安全的“毒瘤”,還應破除“掛證”背後的供需鏈條。
“掛證”亂象背後隱藏着一個龐大的證書掛靠供需市場。工程項目招投標對企業都有一定的資質要求,擁有足夠數量的資質證書可以提高企業競標的競爭力。企業爲了達到資質要求,需要名下有足夠多的持證專業人員,但因直接僱用持證專業人員的成本較高,於是企業便選擇支付相對較低的費用來“掛證”,而在實際施工中使用成本較低的無證人員。
“掛證需求”的存在,產生了畸形的“掛證供給”。近年來,考證掛靠漸成一門生意,成爲部分人獲取不當收入的途徑,他們可能並未從事與工程領域相關的工作,但爲獲取掛證的報酬,便考證後再將證書掛靠出去,坐享其成。更有部分持證人員,爲獲取額外收入,非法將所持證書以租賃的方式交給一些單位使用,實際並不在這些單位供職。此外,企業對“掛證”的龐大需求,還滋生了一大批專門從事“掛證”的中介,從而使得“掛證”這種不良行爲變得暢行無阻。
“幹活的沒證,有證的不幹活”危害巨大,給工程質量安全埋下了嚴重隱患。所以,“掛證”亂象必須整治,而整治,則應針對證書掛靠“供需鏈”逐一擊破。
應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對企業資質和施工現場的“聯網”審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註冊、使用、變更等環節進行實時監控。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讓“掛證”行爲無處遁形。對發現的“掛證”行爲進行嚴厲處罰,提高違法成本。
在工程審驗資質環節,相關部門可適當調整企業資質評定標準,降低對證書數量的硬性要求,更加註重企業的實際業績和技術實力,從而引導企業從追求證書數量向提升核心競爭力轉變。引導企業認識到依靠“掛證”維持企業資質不可持續,應通過內部培訓、人才引進等方式,培養和儲備真正有能力、有證書的專業人才。
中介在“掛證”鏈條中往往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相關部門應對從事“掛證”中介業務的機構進行嚴厲查處,取締非法中介,切斷“掛證”的中間渠道。在發證源頭,應嚴格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和發放管理,提高考試的專業性,確保只有真正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能獲得證書,並加強對證書發放後的跟蹤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證書及時予以撤銷。
“掛證”亂象是一個行業長期依靠潛規則運行的表現,破除潛規則,除了業內和監管需要出重拳,還應輔以社會監督手段。鼓勵公衆積極舉報“掛證”線索,積極抵制“掛證”獲利行爲,促進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的氛圍。
(張晨)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