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發朋友圈的人,可能不是真的快樂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壹點靈心理(ID:yidianling0)

作者:芒來小姐

暑期旅遊季,遍地是打卡拍照的遊人。

身邊有位朋友去了貴州,每天都換不同的風景,咧嘴比V拍照,配上文字:

“20多度的天氣可太爽啦!走走停停,隨性而行!”

看得我好生羨慕,便私聊她有什麼推薦的景點。

誰知她卻說:

“千萬不要去景點,人多得要死!

我沒趕上好時候,這幾天貴州全是帶小孩旅遊的,又擠又吵,明年打死都不來了。”

聽得我很是疑惑,打死都不再來,還發這麼愉快的朋友圈?

很多朋友都跟我有一樣的體會,有些人,朋友圈和實際體驗各是各的。

打卡照又美又宜人,看得人心生嚮往;實際又熱蚊子又多,拍兩張趕緊換地方。

節假日期間,“走馬觀花”一般的體驗可太流行了。

不禁讓人疑惑,這些過着“景觀式生活”的人,到底在追求什麼?

01

法國情景主義國際創始人居伊.德波,提出“景觀社會”概念,指一種“熱衷於展示自己的社會文化”。

就像上海那朵鬱金香:

坐落於上海武康大樓,拍出來的照片美翻天,但實物其實只有小小一盆。

就這麼一小盆放陽臺都嫌單調的花,打卡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有很多人圍着拍照,精修後發在社交平臺上。

“武康大樓鬱金香”一度登上熱搜,吸引千萬流量。

在居伊.德波看來:大衆文化日漸侵入日常生活領域,自我展示成爲主流文化,追逐視聽構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便可以被歸納爲“景觀式生活”。

所謂景觀式生活,指人們被各種視覺刺激包圍,五感都被視覺替代,沉迷於追逐視覺享受。

成都彭州山洪之前,龍槽溝這塊地,在社交平臺上頻繁被人“打卡”,各種擺拍照片層出不窮。

到龍槽溝耍水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淺淺的小河邊,遍佈五顏六色的帳篷。

但這裡實際上是一個泄洪溝,周邊的鐵絲網上寫明瞭“禁止入內”。

去年8月13日,成都突降暴雨,龍槽溝區域突發山洪,很多來“打卡”的人被沖走。

居伊.德波在著作《景觀社會》中寫道:

“對於大衆來說,景觀是一種由表象的可觀看性、建構起來的幻象,景觀的在場是以置換事物本真存在爲前提的。”

得到了好看的照片,失去了事物的本真。

可能心裡也明白,自己並沒有那麼開心,但既然“來都來了”,不發表一些歲月靜好,人生無憾的感言,似乎就白費了時間。

久而久之,內心的感受與對外的表達割裂,對世界的看法也越來越失真。

02

誠然,“景觀式生活”可以讓人暫時抽離現實,擁抱詩與遠方。

但這種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是內耗和倦怠。

德國韓裔哲學家韓炳哲在著作《倦怠社會》中寫道:

“人們看似自由,實際上都在心甘情願地剝削自己。”

一方面,由於沉迷視覺,人們忽視不同的生活層次,忽視不同的聲音、氣味和味道,盲目追求一致。

人們蜂擁而至,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發表一些“正確”的看法和評論。

乍一看充滿正義和美好,卻壓縮很多異見的空間。

這會讓人越來越自戀,彷彿生活中的一切都圍着自己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出不來,自然也就走不進別人的世界。

景觀社會似乎打造了一個“全景監獄”。

燈光、照片、短視頻、網絡電影……各種視覺衝擊,讓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

爲了承受這些視覺化產品,我們把全身80%的精力都集中在眼睛上,看東西越來越快,動腦子卻越來越少。

很難在刷到一張女孩哭泣的照片時,停下來想想,這背後發生了什麼;

不會在放鬆下來刷短視頻時,抽空想想待會兒是不是該陪陪家人了;

也很難在一頓大餐上桌後,停下拍照打卡的手,像小時候那樣沉醉地嗅一嗅。

批量生產的視覺化產品,將我們與真實世界割裂開來,隔着一道屏幕,看到的都是被加工過的現實。

快樂都是一樣的快樂,內心的寧靜,卻能夠讓人打開被囚禁的視野,全面多維地看到生活正在發生着什麼。

就像那句老話:心越靜,神越定。

03

當我們沉迷於一張張打卡照,其實並沒有真的“活在”當下。

而是被某些聲音驅使着,停不下舉手機的手,彷彿不拍照就會被追趕,不攝像就會失去很多東西。

“快拍下來發朋友圈”;“快記錄下來給朋友看”;“快保存下來炫耀一下”……

等你放下手機,菜涼了、景冷了、等待和你一起玩的小孩也失望了。

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走出“景觀式生活”的囚籠了。

有三個建議:

首先,放下手機,腳踩大地。

你需要回到生命現場,去感受當時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不是很久沒有站上陽臺,看看向陽而生的盆栽植物了?

試着澆澆水、鬆鬆土,你能感受到什麼?

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讓葉子枯黃,內心涌出一股對時間的愛憐和珍惜。

你是不是很久沒有放下手機,探索一下家附近未曾去過的角落?試着穿上舒服的鞋,去探索一下。

以往飯後散步,我總是聽着音樂隨便走走,想着走完回家刷劇。

某天我曾心血來潮,改變散步的路線,從小區後門繞出去,結果邂逅了一大片玉米田。

你能想象嗎?城裡尚未開發的荒地,竟然被農民見縫插針地開墾,打造成一小片金燦燦的田野。

我看着那些冒須的玉米、綠油油的枝幹,心醉神怡。

回到家想發朋友圈,纔想起剛剛忘了拍照。

可馬上我就意識到,沒拍照有什麼關係?這些美好的時刻,就是要放下手機,全身心好好體驗纔有意義啊。

然後,捕獲生活中愛的細節,沉浸式感受小確幸。

電影《白日夢想家》中,一名攝影師找到了珍貴的雪豹,但他沒有按下快門,而是靜靜地站着欣賞它們。

朋友問:“爲什麼不拍照?這要是拍下來發表出去,可以讓你名利雙收。”

他說:“有時候我不拍。如果我喜歡一個瞬間,我是說,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瞬間,我不喜歡相機讓我分心,我只想沉浸在裡面。”

當我們邂逅打動人心的美好,不會有餘力去想拍照、紀念,只會想要深深地與之融爲一體。

這些沉浸式的感受,能夠促使“心流”發生。它對內心的滋養價值,遠比幾張照片來得珍貴。

最後,平衡生活與景觀,可以喜歡充滿視覺盛宴的生活,但不要沉浸沉迷。

生活壓力大的時候,來一場視覺盛宴的確可以解壓,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享受這份快樂。

然而,別沉迷於此,要記得,保有隨時可以抽身而出的力氣。

只要懂得平衡兩者,從臥室到廚房,都可以發現美的點滴,找到不爲人知的小確幸。

梁實秋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山上若遇到另一個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脫帽招呼,寒暄一兩句。這是很有意味的一個習慣。”

我們的生活中,除了留戀景觀,在這之外,應當也有一些有意味的習慣。

它豐富了生活的層次,擴展了視野的維度,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活在當下的喜悅和寧靜。

—THE END—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壹點靈心理,關注個人成長,壹點靈讓你離自由更近一點。

封面攝影:超超

微信編輯:郭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