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用創新解鎖“共富密碼”
科技日報記者 夏凡
“這些年,寧波超常發力全域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要保持大定力、大投入,堅持不懈抓下去。”日前,在寧波市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範部署會上,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彭佳學說。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關鍵之年。在這個奮進的春天,浙江省寧波市吹響“衝鋒號”,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科技強市、人才強市。
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1萬件,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覈成績連續4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發行全國首單數字人民幣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遴選支持甬江人才工程項目500餘個,新來甬大學生超35萬人,獲評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數量創歷史新高,新增高技能人才8.1萬人……”翻開2024年寧波市的科技創新答卷,亮點紛呈。
今年的浙江“新春第一會”提出,要重點做好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兩篇大文章。
“要堅持創新引領,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具有寧波特色的‘520’科技創新體系和‘361’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彭佳學說。
2024年,鄞州區GDP達到3112.7億元,總量實現歷史性躍升。“鄞州將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6%,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保持全市第一,蟬聯浙江省‘科技創新鼎’。”鄞州區委書記沈敏說。
寧海縣委書記滕安達表示,寧海將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做優做強“文化+健康”“光伏+儲能”“模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三大主導產業,加快機器人、新材料、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深入推進數字化改造2.0工作。
聚焦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寧波在提升民生福祉上持續發力。“2025年,我們將狠抓民生福祉增進,精心辦好民生實事,推動浙江萬里學院餘姚校區於5月開工,加快建設河姆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工程,並持續深化中介服務集成改革、工業用地二次開發,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不斷提升企業和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餘姚市委書記傅貴榮說。
奉化區委書記胡永光表示,要錨定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統籌推進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動共同富裕特色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打造優質環境吸引企業落戶
此前,寧波高新區舉行“向‘新’篤行 實幹爭先 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蘭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獲得“鯤鵬數智之星”稱號。
作爲寧波市甬江人才工程重點引進高科技企業,該公司深耕液冷散熱技術。“我們2023年來到寧波高新區,當時企業正從創業期轉入快速發展期。”蘭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夢騁表示,公司一步步發展成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過程中,寧波在人才引進、團隊落地、政策支持的方方面面都給予了他們很大幫助。
“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策和服務,不僅讓我們覺得努力得到了認可,更讓我們有信心實現更大的目標。”王夢騁說。
日前,浙江首個綜合性國際汽車研發測試中心長三角汽車科創基地項目在寧波前灣新區啓動建設。近年來,前灣新區圍繞新能源汽車之城核心區建設全面發力,持續引進優質新項目。
浙江金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銷售、研發、製造於一體的汽車製造業企業。“我們被前灣新區的政策和環境吸引落戶於此,已陸續在這裡投產了4家公司。”公司營銷總監阮世洲告訴記者。
“前灣新區管委會一企一策、全程陪護,讓我們的發展更有底氣。”阮世洲說,“今年,我們將聚焦品牌建設和技術提升,應用HD萬級像素大燈等技術,同時依託前灣新區優勢引進更多專業人才,推進全新車燈架構,實現從‘跟隨’到‘領先’的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