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利津:解鎖鹽鹼地的“致富密碼”

來源:科技日報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現有耕地面積約81.65萬畝,其中鹽鹼耕地53.73萬畝,中度、重度鹽鹼地佔比57.2%。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曾是該縣的難題。

近日,記者在利津採訪時瞭解到,今年,在“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下,當地鹽鹼地小麥平均畝產超千斤,獲得大豐收。當地還綜合發展灘羊養殖、生物醫藥、文旅等產業,解鎖鹽鹼地新的“致富密碼”。

種植養殖兩相宜

今年5月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法宏來到利津,與400餘名全國各地的種業專家、種糧大戶一起,觀摩農業農村部重點推廣小麥品種“輪選49”的生長表現。“在輕度鹽鹼地塊,‘輪選49’小麥的根系能扎到1.2米,這一品種的表現獲廣大種植戶認可。”王法宏說,“輪選49”去年在利津鹽鹼地塊的畝產高達1200斤。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在利津的鹽鹼地裡種出一個個新品種。中國農業大學培育的小麥新品種“農大761”在含鹽量3.56‰的地塊畝產達到569.3公斤,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培育出適於鹽鹼地的番茄新品種,青島農業大學培育出耐鹽優質高產花生新品種……

利津當地政府、企業與科研院所一道,與廣袤的鹽鹼地作鬥爭,逐步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具有特色、可複製推廣的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之路,逐步破解鹽鹼地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的難題,使昔日“白花花”的鹽鹼地變成“金燦燦”的豐收田。

鹽鹼地除了種植農作物還能幹啥?利津縣鹽窩鎮給出的答案是:養羊。

位於鹽窩鎮的黃河口灘羊產業園佔地4200畝,園區中400多個現代標準化羊舍分列兩側,空氣中瀰漫着羊飼料散發出的酒糟和豆渣味,“咩咩咩”的羊叫聲此起彼伏。

距黃河入海口70多公里的鹽窩鎮,歷史上是名副其實的“鹽窩子”,因鹽而興盛數百年。但如今,鹽已不是當地生產生活的主要內容。鹽鹼灘特殊土質和水質成就了當地灘羊肉的獨特口感,灘羊養殖已成爲當地人最主要的生計之一。2023年,中國肉類協會授予鹽窩鎮“中國肉羊小鎮”稱號。

如今,鹽窩鎮已打造了一條包括基礎母羊繁育、標準化養殖、屠宰深加工、冷鏈配送、飼料加工、資源綜合利用、餐飲美食等在內的黃河口灘羊全產業鏈條,產值達67億元。

二三產業共發展

鹽鹼地=農業?不一定。利津的實踐給出更多選擇。富有創造力的利津人在鹽鹼地上還建起了智慧化園區。

從利津縣城往北,約1個半小時車程後,記者來到利津濱海新區化工產業園。2023年,東營市4個化工園擴區申請獲批,利津濱海新區化工產業園是其中之一。

山東道合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合藥業”)坐落於利津濱海新區化工產業園,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道合藥業的實驗室裡,記者看到“L—焦穀氨酸伏諾拉生注射液”新產品已進入二期臨牀階段。道合藥業副總經理王振才介紹,“這款新藥有望成爲全球首個具有雙重殺滅幽門螺桿菌機制的抑酸藥,與其他藥相比,藥效提高3倍,療效提高4倍,生物利用率提高56%”。

在利津濱海新區化工產業園,像道合藥業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截至2023年底,產業園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家。

安全環保是化工園區發展的底線紅線。在這座佔地19.72平方公里的大型園區中,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打造的智慧化工園區管理平臺,如同一位全天候待命的“安全管家”,通過融合物聯網、視頻AI等技術,實現人機物環的全域監測。

利津縣張家夾河村探索出鹽鹼地的另一種利用模式。過去,張家夾河村鹽鹼地多,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民收入不高。如今,老村子換了新模樣,成爲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的一部分,發展起民宿業。日遊黃河口,暮宿東津渡,越來越多遊客的到來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不僅如此,當地還將東津渡創新創業基地打造爲一張亮麗名片,吸引123家企業入駐,2023年實現稅收5000萬元。

利津人並不滿足於此,仍將繼續書寫鹽鹼地綜合利用的“利津故事”。(記者 王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