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警報”拉響 運營商押注新戰場丨硬科技二季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清清 北京報道

上半年整體收入過萬億的光鮮外衣下,是三大運營商增速集體放緩的考驗。

近日,三大運營商半年報披露完畢。其中,“老大哥”中國移動(600941.SH;00941.HK)以5467.44億元的收入規模居首,同比增長3%;中國電信(601728.SH;00728.HK)實現營收2659.73億元,同比增長2.8%;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HK)上半年收入爲1973.41億元,同比增長2.9%。

儘管收入仍舊保持增長,但放緩的壓力“警報”已拉響。去年同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收入增速分別爲6.8%、7.7%和8.8%,2022年這一指標則分別爲12.0%、10.4%和7.4%。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最高3%的增速令人咋舌。

其中,曾引以爲傲的移動流量業務呈現波動,移動語音業務持續下滑,影響了運營商們收入的整體表現。與此同時,儘管新興的產業數字化相關業務保持發力,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顯著放緩,“第二曲線”仍存在不確定性。

但運營商們仍舊“押注”在新興業務上。在本次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強調各自的“三字頭”標語:移動是“三大計劃”,電信是“三型企業”,聯通是“三個向新”。無論用詞如何演繹,最終指向的,無非仍是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趨勢。

從傳統的流量生意中漫溢而出,運營商們正在走向新戰場。

增長的焦慮

表面來看,運營商的日子過得不錯,但整體增長放緩的陰霾已悄然籠罩。

日前,工信部披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941億元,同比增長3%,相較於去年同期6.2%的水平而言,增速腰斬。

電信業增速的下滑,也體現在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中。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中收入增速最高,但也僅有3%。去年同期中國移動的增速則爲6.8%,中國聯通的收入增速水平更是達到8.8%。

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收入增速下滑,運營商們的利潤增速也在放緩。

財報顯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爲802.01億元、218.12億元、60.3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5.3%、8.2%和10.9%。去年同期,這一增速則分別爲8.4%、10.2%和13.7%。

收入與利潤增速雙降,折射出當下運營商所面臨的傳統業務增長焦慮。其中,移動流量業務是主要的“拖累”。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佔據電信業收入比例近四成的移動數據流量業務,完成收入3280億元,同比下降2.3%;移動語音業務收入完成552.4億元,同比下降3.4%。固定語音收入同比微增0.8%,且收入僅96.3億元,在整體盤子中影響不大。

細分到三大運營商的財報數據,也可看出移動通信業務的影響。

其中,中國移動是主要的“下跌項”。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移動整體營收中佔比達37.51%的無線上網業務,實現營收2050.6億元,同比下跌3.2%。中國聯通整體收入中佔比超六成的聯網通信業務,上半年收入爲1251億元,儘管同比增長2.1%,但仍低於整體營收增速水平,換言之同樣構成拖累。

唯有中國電信的移動通信服務上半年實現營收1052.2億元,同比增長3.6%,高於整體營收增速。

從移動用戶資費上而言,據已披露的數據,也僅有中國電信略微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ARPU(每用戶月度平均收入)達到46.3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6.2元提升1毛錢;中國移動的移動ARPU則爲51元,同比去年52.4元的水平下跌2.67%。中國聯通更是未直接披露上半年移動用戶ARPU值。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看來,三大運營商收入與利潤增速雙降的背後,是價格競爭因素所致。“5G換套餐紅利逐步釋放,三大運營商重回競爭態勢,價格競爭導致三大運營商增速放緩。”

“第二曲線”

流量生意頹勢下,運營商們也在尋覓新的增長曲線。

誠然,今年上半年,運營商的固網家寬業務正在實現用戶數與價格的攀升,但被寄予厚望的,還是偏B端的產業數字化業務。

據工信部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包括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在內的新興業務共計完成收入2279億元,同比增長11.4%,佔電信業務收入的25.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達2.7個百分點。

互聯網寬帶業務儘管上半年也實現5.4%的收入增長,但僅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0.8個百分點。相比而言,高下立判。

從財報數據來看,運營商們的“B端生意”在以超出整體水平的速度增長。

今年上半年,被中國移動視爲“第二曲線”的數字化轉型業務收入達到1471億元,同比增長11%的同時,在主營業務中佔比達到31.7%,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

其中,收入佔比超7成的政企業務是絕對的貢獻主力。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政企收入達1119.7億元,同比增長7.3%。

與此同時,另外兩家的“第二曲線”同樣保持增長。上半年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收入達737.5億元,同比增長7.2%;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實現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6.6%。兩者在各自總收入中分別佔比達到27.73%和22.04%。

主要的驅動因素是雲業務的增長。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移動雲、天翼雲和聯通雲的收入規模分別爲504億元、552億元和317億元,增速分別爲19.3%、20.4%和24.3%。因此,在盤和林看來,得益於雲服務在內的業務增長,三大運營商未來有望整體重回增長態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仍有增長,但相較去年同期增速已有所下滑:移動、電信的相關收入增速分別下降了8.6、9.5個百分點,中國聯通去年上半年未披露算網數智收入增速情況,但以其披露的產業互聯網收入指標計算,去年增速達到16.53%,今年其算網數智業務的收入增速則僅爲6.6%。

其中,移動雲、天翼雲和聯通雲的收入增速也在下滑,今年上半年增速分別下降61.2、43、11.7個百分點。移動雲及天翼雲的增速均有顯著下滑。

盤和林強調,儘管雲服務雖火爆,但國內競爭對手衆多。“三大運營商面向國企客戶和需要合規、安全的民企客戶,是有一定的競爭力的,只不過在激烈的競爭市場,需要長期佈局纔會有好結果。”

新的戰場

壓力之下,三大運營商仍在押注未來。新的佈局體現爲各自的“三字頭”標語。

在2024年度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指出,今年下半年及未來幾年的中移動工作重點都是“三大計劃”,即“兩個新型”升級計劃(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新型信息服務體系)、“BASIC6”科創計劃(大數據、人工智能、安全、能力中臺、算力網絡、6G)、“AI+”行動計劃(“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及“AI+”商用變現)。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則強調,中國電信未來將繼續向三型(服務型、科技型和安全型)企業轉型,核心是科技。同時加快雲、AI、衛星等新要素融入標準產品,打造更加優質高效、綠色安全的綜合智能信息產品和應用。

中國聯通則提出了“三個向新”,董事長陳忠嶽將其解讀爲網絡向新、技術向新和服務向新。其中“網絡向新”包括佈局算力網、數據網,並向算力智聯網、數據智聯網等新型數智基礎設施演進,“技術向新”將以建設網絡和數據原創技術策源地等爲主線尋求技術創新突破,“服務創新”則意味着從通信服務到聯網服務、算網服務、數智服務。

無論用詞如何演繹,三大運營商實際上都不約而同地將目標指向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算力等新質生產力領域。這也意味着,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也在進行重心轉移。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資本開支達到472億元,其中產業數字化占上半年資本開支比例達到34%,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其中新增智算規模10EFLOPS;中國聯通上半年資本開支總額約239億元,同比下滑13.4%,但全網智算算力達10EFLOPS,通算算力快速增長;中國移動上半年資本開支總額約640億元,智算算力同比增長9.5EFLOPS。

另一個新戰場則是數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中報分別披露8476.39萬元、7000萬元的數據資產入表,中國電信中報則顯示已完成超1億元數據資源科目入表。從使用情況來看,中國移動上半年數據年調用量達千億次,中國聯通實現數據服務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8.6%。由此可見,在用戶規模、網絡覆蓋及連接數量的優勢下,運營商手握“數據富礦”,有望成爲新的亮點。

“這是一個積極的趨勢。表明運營商正在積極適應數字化轉型的大潮,通過加大在產業數字化和算力領域的投入,提升自身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力。”盤和林分析稱,“這一趨勢有助於推動運營商收入結構的優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爲其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但在業績壓力下,如何在投資與增長中找到新的平衡點,正在考驗運營商們各自的眼光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