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頭打擊凍品走私,別讓消費者目測毛肚百葉是否安全

毛肚、百葉、鳳爪,可能是走私而來的。

近日,公安部公佈一起涉及多地的凍品走私典型案例。廣東、四川、重慶、河南等地公安機關與香港警方協同作戰,查處了一個組織嚴密的走私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218名,搗毀走私凍庫、倉庫窩點21個,依法查處相關食品加工企業14家,查扣走私船艇26艘、凍品1300餘噸。

此次查獲的走私凍品,主要是人們常吃的毛肚、鳳爪等。這些來路不明的凍品,如果真的流入了市場,不但會衝擊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想想都讓人後怕。

一方面,這些走私來的凍品,未經過檢驗檢疫,有些甚至可能來自疫區,攜帶病菌病毒。經過了三年疫情,這其中隱藏的巨大風險,不難理解。如果攜帶病毒的凍品流入市場,不僅大大增加畜牧養殖業的染疫風險,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還有可能危及公衆健康。

另一方面,走私來的凍品中,有些是已經存放了多年的“殭屍肉”。走私團伙在轉運過程中,爲節約成本,多采用不具備冷藏條件的貨船與貨車。這導致大量凍品在運輸途中反覆解凍,沒到目的地就腐爛變質。從報道來看,這些凍品並不會被拋棄,而是經過化學藥劑加工後,以極佳“賣相”流入市場。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些走私來的凍品,市場售價往往低於正規渠道提供的同類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選擇。

食品安全無小事。凍品走私,不僅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還危及公衆“舌尖上的安全”,危害不可小覷。

走私來的凍品與正常食材,在外觀上並無明顯區別,普通消費者很難進行辨別。基於此,防止走私凍品危害公衆食品安全,更多還是要依賴於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從源頭上杜絕走私凍品流入市場。

具體而言,相關部門需要對凍品走私案件予以高度關注,針對此類案件展開全鏈條打擊。凍品走私利潤高、環節多,往往是境內外勾連、團伙作案,犯罪分子內部分工明確、反偵查能力強,查辦難度較大。因此,加強源頭管控至關重要。相關部門有必要在走私活動頻繁的邊境地區建立嚴格的監控體系,切斷凍品走私的入境途徑。在具體的案件偵辦中,堅持辦理大案要案的決心和魄力,注重地域、部門之間的協作,像此次公安部公佈的典型案例這樣,從小線索入手順藤摸瓜,查清走私團伙的架構、運作模式,將犯罪分子“一窩端”。

(大衆新聞·齊魯壹點評論員 張泰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