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修復近千文物,只爲還原真實曹操

9月22日,騰訊手遊鴻圖之下》與許昌曹魏古城開啓三國新文合作,以現代化數字技術,挖掘三國文化的文旅發展潛力,再次掀起一波“三國熱”。

說起三國,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就是曹操,作爲東漢末年與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曹操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墓也一直備受關注。據最新消息,曹操墓出土文物按計劃將於明年年初進入布展階段。

“經過多年的基礎準備工作,曹操高陵出土文物已修復970餘件,具備展示條件。屆時,標誌魏武王身份地位葬品將集中亮相曹操高陵文物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隊領隊潘偉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計劃,標誌曹操身份的重要禮器、文物,以及與其生前職業特徵相關的文物等,都將出現在展覽上,向觀衆呈現出一個更爲真實的曹操。

出土器物印證墓主身份

曹操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因早年曾多次被盜遭受嚴重破壞,認定過程頗費周折。2009年12月,河南省文物局宣佈基本認定該墓穴爲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截至目前,曹操墓共出土刻銘石牌59件,其上雕刻的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作用相當於賬冊

據潘偉斌介紹,在所有出土器物中,有8件圭形石牌極爲珍貴,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等銘文。專家認爲,這些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是最爲確切的證據,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

古代的帝王將相達官貴族在下葬時,隨葬品往往極盡奢華,例如著名的海昏侯墓,陪葬品包括了10餘噸銅錢和100多公斤黃金。但潘偉斌和同事清點出土器物的過程中發現,曹操墓內出土的隨葬品可以說十分寒酸,葬品多以陶器爲主,體型普遍偏小,皆爲素面陶,沒有彩繪,這恰好與《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的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的特點相契合。

“隨着近年來對曹操墓出土文物研究的深入,更多的證據不斷呈現出來,從最初我們提出的15條到現在的20多條證據,使曹操墓的證據更加豐富,論證的依據更加豐滿。”潘偉斌舉例說,根據文獻記載,古代只有諸侯王以上的人才能用圭,不同級別的貴族用圭的大小是不同的。皇帝用圭,長一尺二寸;皇帝用璧,直徑也是一尺二寸。

“經過測量,我們發現,曹操墓內出土的圭和璧都是一尺二寸,爲皇帝級別。這完全符合曹操生前‘位在諸侯王之上’的地位,當時只有他一人能享用和皇帝一般的葬儀。”潘偉斌說。

不同文物修復手段各異

曹操墓發掘工作結束後,潘偉斌和同事們開始對出土文物進行修復,這是開展深入研究的一項基礎工作。經過10餘年努力,目前已修復曹操墓出土文物970餘件,爲相關研究展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曹操墓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瓷器、金屬等多種材質。根據不同的材質,工作人員採用了不同的技術手段來進行修復。

“修補陶器時,我們採用石膏修補方法。修補瓷器時,則用特殊材料進行修補,這樣既可以保證文物的美觀,又保證了其堅固程度。對部分鎧甲片,進行了防鏽處理。”潘偉斌介紹。

據瞭解,現在修復陶器所使用的石膏,大部分都是醫用磨製石膏粉。醫用磨製石膏粉具有遇水硬化的特點,研究人員可以利用模具將其塑造成理想的形狀,從而完成陶器的補配工作。此外,潘偉斌介紹,用石膏修復陶器,是爲了讓觀衆直觀地看到隨葬陶器出土時的破損程度和狀態。事實上,不同朝代出土的陶器也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有的質地粗鬆、有的則結構緊密,文物修復師還要有針對性的對石膏進行調配,通過添加石英粉、粗陶粉填充料,以達到更爲理想的修補效果。

近千件文物修復的背後,是多方合作努力的結果。潘偉斌介紹,團隊與南京大學合作,對畫像石石枕進行了微痕掃描,還對墓葬進行了三維掃描和建模,製作出了三維圖像,爲文物保存了數字檔案。同時,與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吉林大學合作,對曹操墓內出土的墓主人遺骨進行深度研究和復原工作。此外,還與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對曹操墓出土的鎧甲進行了研究和復原工作等。

據介紹,三維建模技術現在已經廣泛地運用於考古活動中,可以極大地縮短工作時間,加快工作進程。例如對出土的殘缺物品,可利用三維數據採集及虛擬修復技術,對殘餘碎片進行高精度數據採集,然後用工業模型處理軟件將其模型復原,最後通過三維打印系統將缺少部分打印出來,從而完成復原。省去了人工進行材料填補,描繪紋飾、圖案等工序,大大解放了人力。(記者 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