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音樂延緩失智 臺文館首創失智社羣文學資源箱
爲了延緩失智症長者病況,國立臺灣文學館首創「失智社羣文學資源箱」。(臺文館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爲了延緩失智症長者病況,國立臺灣文學館首創「失智社羣文學資源箱」,期待用文學、音樂,尋回失智長者的記憶與故事。
根據衛福部資料,臺灣目前有超過 27 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臺文館自文化平權政策推動以來,透過可移動式資源箱的開發,從視障、聽障、兒少到創齡主題資源箱,深入臺灣偏鄉、離島、都市以及部落,今年再加入失智社羣爲對象的第5個資源箱,將於2021年開始提供需要的團體與民衆申請。
「失智社羣文學資源箱」彙集音樂治療師、文學家、服務設計師、失智創齡實務工作者等各方專家的考量,在資源箱中打造具感官體驗的「文學音樂盒」。盒中共有10款不同主題的文本,以臺灣的小說、散文與詩爲出發,搭配依照年代、曲風、族羣歸納整理挑選的曲目,由箱內的藍芽喇叭播放。
臺文館提到,像是日本兒歌、客家山歌、民謠音樂盒,就是以民國27年(1938年)前出生的人爲對象,將龍瑛宗短篇文章〈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搭配〈桃太郎〉、〈天公落水〉、〈西北雨〉等曲目。而民國39至49年(1950至1960)出生對象的「愛情音樂盒,則」將顧德莎《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臺語詩集搭配〈一支小雨傘〉、〈浪子的心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曲目。臺文館說,由經典文學重新去演繹、描述生活,穿越時光隧道,呼應精心選定的樂曲,並藉由「視覺圖卡」讓失智者與文學所展現的生活記憶產生共感,與社交談話的動力。
此外,資源箱中還有「聲響樂器」如海洋鼓、雨棒、雷聲筒等,讓失智者即使生活範圍逐漸存在於機構、安養中心的建築中,也能感受與大自然的連結而有所療愈。臺文館稱,歡迎相關機構來電洽詢,請撥06-2217201分機2512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