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茶人、六株大紅袍與半世紀的茶事|深度報道
記者/張帆
編輯/計巍
作爲國家級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茶人王順明有近50年的時光都在跟茶葉打交道。
他曾擔任武夷山6株大紅袍母樹的守護者20餘年,見證了大紅袍母樹的停採以及武夷巖茶國家標準的出臺。從製作、栽培、審評到教學,他一輩子的工作都和茶葉緊密相連。即便退休了,到了採茶季,他仍會下車間,熬通宵,手把手教徒弟製茶。
機械化發展推動着從業者適應新的變化,抖音電商等平臺拓寬了傳統銷售渠道。不過,在積極擁抱新時代平臺的同時,王順明最認可的仍是“武夷巖茶人”的身份,他的初心,始終是“做一泡好茶”。
守護6株大紅袍母樹
在武夷山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6株大紅袍母樹已經歷了近400年的風霜。對於已至古稀之年的王順明來說,他的青春歲月,有20餘載是守護着大紅袍母樹度過的。
1963年,9歲的王順明隨父輩移民武夷山茶場。童年時期,在山上玩耍時,他第一次見到了大紅袍母樹。1974年,王順明師從武夷巖茶泰斗姚月明先生,逐步在業內深耕。1986年,他擔任武夷山綜合農場場長兼黨委書記,此後親自管理、製作大紅袍母樹茶。
清早從山腳出發,沿水簾洞、天車架行至慧苑,翻過流香澗,來到大紅袍所在的九龍窠,中午在山崖邊上的寮子裡煮一碗麪條充飢,下午再返程下山。這趟行程,構成了王順明那時每月看護大紅袍的工作。
當年守護人的職責,不僅僅是觀察大紅袍母樹,看其是否遭遇病蟲害威脅、是否受到春季洪水侵害。武夷先人曾總結“武夷耕作法”,其中最特別的環節是“客土”,其做法是,把已經種茶多年、喪失肥力的土壤挖到旁邊,再從其他地方把新土挑來回填上,以使土壤肥力更新。王順明也採取這一古老的耕作方法,每年挑十幾挑“客土”上山,此外,煮黃豆一二十斤,帶上山並埋在大紅袍母樹四周,使土壤中形成腐蝕質,增加通透性,利於茶樹生長。
武夷山的半崖上,數株水金龜樹下,有處石洞,人可以側身鑽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爲擔心有人借道此處偷採大紅袍,王順明就把這處石洞堵上了,第二年他發現,大紅袍茶的品質發生了變化。他繼續研究觀察,發現在日照、土壤都沒改變的情況下,因爲石洞被堵,風向發生了改變,茶葉品質也跟着變了,他立馬把堵塞物撤開。
王順明和他所在的研究小組,還對大紅袍母樹做了染色體基因的檢測、四抗能力(抗病、抗蟲、抗高溫、抗低溫)的檢測等,用第二株大紅袍作爲繁育母樹,使用無性繁殖進行扦插培育,繁育了上萬畝的茶樹。2002年,大紅袍強制性國家標準頒佈,武夷山市按照“國家標準”規範操作,大紅袍開始大批量生產,其品質均已達到母樹大紅袍水平。
與大紅袍母樹相處久了,王順明能感受到人與樹之間感情的加深。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對6株大紅袍母樹實行停採留養,彼時的王順明年歲也大了,“我的青春獻給了它”。大紅袍母樹茶從此成爲絕響,王順明寫了首《大紅袍賦》,將這些茶樹比作“芬芳自賞”的“空谷佳人”:“其傳奇也深遠,韻味也深厚,寄喻也深長”。現在每次去看它們,王順明都會認真觀察,臨別時也會深情看上一眼,不捨得離開。
機械化不會改變匠心
除了生長環境,製作工藝對於武夷巖茶(大紅袍)來說也彌足珍貴。對於武夷巖茶人來說,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焙火等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心。
“青採得不標準,茶不一定做得好,如果萎凋過頭了,就有紅茶的味道,如果炒青把它炒焦了,那就前功盡棄了”,王順明說,武夷巖茶製作工藝環環相扣,“只有用精湛的工藝、嚴謹的態度駕馭每一個環節,才能做一泡好茶”。
搖青,亦稱做青,是使青葉相互碰撞,從而促進青葉芳香化合物的形成。通過搖青,可以激發茶葉的香氣。在所有制茶的工序裡,搖青需花費的時間最長,爲8到10小時。在這道工序裡,茶師需要精準判斷青葉的狀態,從而準確控制搖青的力度和時間的長短,“茶葉在搖青的過程中,動與靜要結合好,如果搖的太狠,它的頂端葉部都會變紅,那就做太過了。”
2016年,國內某茶業零售品牌的創始人曾遍訪中國茶葉主產區,拜訪多個茶類的非遺傳承人,這其中就有王順明。和這位創業者聊起做茶,王順明說,四五月份做茶季自己是不敢感冒的,要坐在二樓窗前,工作人員在樓下炒茶,他用鼻子聞飄上來的氣味,說“停!可以了”,茶就炒好了。對方認爲,這是農業時代的做法,現在他們要做的是,在王順明喊停的時候,用探測器檢測茶葉的失水率、香氣物質變化等數據,用設備把核心工藝環節“翻譯”清楚,實現自動化、連續化生產。
王順明認可機械化生產是時代的需求。例如機械化縮短了手工搖青最長8個小時的工作量;在炒青環節,“同樣的時間,一個人手工炒炒兩三斤,機械一鍋可以炒80斤,而且不用怕燙手”。
不過,傳統手工仍然有着機械無法替代的部分。例如焙火,“每一根茶我們都從手工出去”,原因在於“機械焙火是恆溫的,沒有錯落感”。王順明認爲,機械化發展不會改變茶人的匠心精神,在他看來,匠心精神就是從業者“永遠保持一顆熱情的心,永遠想爲大家做出好的產品”。
琪明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盛聰1999年跟隨王順明,系統的學習武夷巖茶的製作和加工,整整22年。王盛聰也是王順明的女婿。他曾說,即便師父已經70歲了,在巖茶製作期間,還是會下車間,經常手把手地教每個徒弟。“像做春茶期間,我們都是熬夜通宵,王老師也經常跟着我們大家熬通宵,幹到凌晨三四點”。
有茶友曾到訪武夷山,參觀了琪明茶葉科學研究所、製茶車間、茶園以及王順明的家,感受到這裡“既不同於大企業標準化規模化的跑量式運作,也不同於茶農小打小鬧的自採自制,至今保持着獨立特行的傳統家族式茶廠的運作和經營”。
在一篇發佈於2016年的文章中,這名茶友還記錄了在王順明家餐桌上的觀察:“王老師家的餐桌上,有一碗四季不變的菜是紅燒肉,用當地土豬肉,文火慢燉,肥而不。上山採茶、炒制都是體力活,飢腸轆轆上山,是斷然做不出好茶的。每年的採茶季,在武夷山住着,最幸福的事,就是一塊接着一塊吃肉,一碗接着一碗喝茶,通宵達旦的勞累之餘,從頭到腳都滋生出一種通透的快意。我想,這種感覺,出了此地,便再難尋覓了”。
擁抱新的改變
王順明領銜起草了《武夷巖茶國家標準》,他還組織協調大家做完了武夷巖茶原產地域保護和大紅袍證明商標。作爲武夷巖茶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見證者,王順明說,完成這些工作,亦是時代賦予他的任務,“一代接一代茶葉工作者的智慧結晶,在我手上將它完善了,變成相對有理論體系的文件規則”。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上,王順明在發言中提到,“沒有今天新時代的平臺,我們的大師,只是匠人”,有了平臺,“我們的傳承人就會有靈魂了,就有晚年的價值再現。”
今年3月20日至4月5日,抖音電商舉辦“金產地春茶巡遊季”活動,線上推出“尋味·春茶”內容,發揮平臺優勢,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內容推介特色茶葉,並通過商城、店鋪和搜索等貨架場景,帶動茶葉及茶具銷售。本次活動聯動抖音電商“煥新非遺”專項,攜手來自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不同地區的製茶非遺傳承人,展示製茶技藝、保護非遺文化。
據介紹,抖音電商“煥新非遺”於2023年8月推出,該專項擬通過多項舉措,一年內覆蓋超30個非遺產業帶,扶持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超300位,引入非遺產業相關商家超8000個,帶動非遺產業帶商品銷量超3000萬件。
在抖音平臺,王順明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琪明茶”,二代傳承人王盛聰創立了“明古今”品牌,均通過抖音電商銷售。
金玥是“明古今”品牌線上項目的負責人,主要工作是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內容輸出,拓展品牌銷售。金玥觀察到,除了王順明輸出茶葉知識和觀點的內容,體現茶廠製茶工序的視頻,整體關注度更高,“巖茶製作工藝,例如搖青、焙火,它畫面很震撼,不懂茶的用戶也會好奇說,你這個茶是怎麼做出來的,包括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都喜歡沉下心來,去看這種帶有匠人精神或者非遺文化傳承的內容”。
第一次見到師爺王順明,金玥感覺,這位“很厲害的國家級非遺老師”並沒有她想象中嚴肅,反而非常和善,“他不是那種墨守成規的人,他支持年輕人做新的事情,像我們去做‘明古今’的抖音,他是非常支持的,會爲晚輩的工作站臺”。金玥還發現,很多網絡流行語師爺也都知道,“比如前幾天他去武夷山喊山,我們說師爺站在C位,他就知道。”
不過,一旦關乎做茶,這位70歲的茶人要求非常嚴格,“他進到我們直播間,如果發現我們哪裡說錯了,或者我們對一些茶專業知識沒有完全掌握,他會及時反饋給我們”,金玥說,王順明的那句“非遺有等級,但匠心沒有等級,每位非遺傳承人都在兢兢業業爲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做貢獻”令她記憶深刻,“我能感覺到,師爺是真心熱愛這件事情,不是僅僅把它當成工作。”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果…你可能就要失去我了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標星,你可能就會錯過我們的推送。星標只需要:①打開北青深一度公衆號主頁,點擊右上角“..."②在彈出的界面,選擇“設爲星標”。我們期待與你在每篇推文中相見!
農場主平整土坡被控非法採礦追刑責25歲規培女醫生之死燕郊爆炸致2死26傷:28層住戶房門被震變形,過路老人重傷送入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