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代臺產音樂家成代打首選 陳毓襄、林冠廷令觀衆沸騰
疫情讓國外音樂家來不了,從去年到現在有不少音樂會是由臺灣音樂家臨危受命完成。圖爲鋼琴家陳毓襄(右一)代打演出音樂會現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提供)
圖爲鋼琴家林冠廷(右)代打演出音樂會現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提供)
疫情年代,讓各樂團年度計劃亂了套,國外音樂家來不了,經常需要臨時請人代打演出,從去年到現在,有爲數不少的音樂會是由臺灣音樂家臨危受命完成。近期鋼琴家陳毓襄和林冠廷,更是挑戰不可能的任務,爲俄國鋼琴大師馬祖耶夫籌備多時的曲目代打,一天內完成拉赫曼尼諾夫四首鋼琴協奏曲,加上一首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可說是創下國內音樂會記錄,令現場觀衆爲之沸騰。
演出現場有如音樂馬拉松,也像是國際音樂大賽現場,從下午彈到黑夜,一天內兩場音樂會,曲目一首比一首曲目還要吃重,從第一號、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第二號到第三號,陳毓襄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施展力度,如水般柔軟,卻可滴水穿石,直至最後一首第三號,可說是卯足了全力,揮灑作曲家筆下的壯闊天地。林冠廷的表現同樣令人驚豔,他演奏第四號,技巧遊刃有餘,自信從容,指尖自有一方天地。
拉赫曼尼諾夫的四首鋼琴協奏曲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皆有各自的困難度,不管是演奏技巧、樂感、持續力和速度,在在挑戰一名鋼琴家的實力,琴鍵上的大跳與超出12度(指超出12個琴鍵的距離)的寫作,更是考驗不同鋼琴家先天手掌大小的條件。
這套曲目過去國外鋼琴家來臺,大多會分次完成演奏,如2013年來臺的伽佛利祐克,就分成兩天彈完。這次原定的馬祖耶夫,原本也是要展現超技表現,挑戰不可能,而這項不可能,在疫情之下,由臺灣音樂家接下任務。
然而,臺灣音樂家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絕非一朝一夕,陳毓襄師承鋼琴家波哥雷裡奇與其夫人凱澤拉絲,這對鋼琴家夫婦,從不公開傳藝,但他們把承襲自作曲家李斯特的獨門演奏技法,傳給了陳毓襄,他們安排陳毓襄住在自家練琴、上課,日以繼夜,像是在訓練秘密武器,要彈出世界上最精緻、最響亮、最豐沛,最對的聲音。這早年的訓練,讓陳毓襄有充足的耐力和條件,吃下這項挑戰。
林冠廷同樣耕耘多時,他留學俄國,擁有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室內樂最高演奏文憑雙博士學位,曾以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拿下聖彼得堡鋼琴大賽首獎,去年9月才從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服替代役退伍,正是要伸展手腳的時刻,這次的表現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