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當柯南改變世界! 拍照、上傳揭動物「路殺」真相
▲苗栗龍港火車站附近石虎路殺資料照。(圖/中華民國馴鷹協會提供、生態觀察者李璟泓提供)
文/動物當代思潮 動保記者李國豪、資料提供/挺挺動物 x 挺挺應援團本節小學堂將帶大家來了解,什麼叫「路殺」?什麼又是你我都可做到的「公民科學家」?並邀您一起來當柯南!任職於農委會特生中心、同時也是社羣網站「路殺社」主要管理員林德恩,一開場就問大家:「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現在討論的動物,多半都是被我們抓來、飼養在家裡、動物園裡的,但還有很多動物被大家忽略,那就是野生動物。」
所謂的「路殺」,也就是車禍導致動物死亡的事件。過去臺灣並不注重這個問題,但是隨着各方的努力,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改善路殺的行列。
「很多人都覺得野生動物在外面很自由,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其實很多動物每天都要面臨各式各樣的威脅,而且大部分都是人類造成的。」
例如,只要觀察早班的高鐵,就會看到火車頭上有血跡。德恩說:「這些鳥兒只是早上飛下來吃個早餐,就被撞死了。」 ▲血跡斑斑的火車頭,是鳥類無謂的犧牲。(影/臺灣交通鐵道影像 臺灣の鉄道映像 Taiwan Railway Movies (BV2DP))
還有很多是被民衆爲了滅鼠所投放的老鼠藥給毒死的。他說:「許多野生動物的爸爸媽媽想幫小孩帶個老鼠回家,結果老鼠毒死沒幾隻,反而毒死很多其他的動物,像是貓頭鷹、貓狗。各位如果看過相關資料,就會發現野生動物因老鼠藥中毒死亡的機率高達六成以上,這是一個蠻可怕的數字。」
甚至很多動物死得莫名其妙。例如鳥類不小心勾到民衆廢棄的釣魚線,就掛在上面餓死;藏在草叢的烏龜就算有堅硬的殼,除草機、耕耘機一過去就裂成兩半;生活上的電線也常因動物電死而跳電。
爲了改善動物無辜死亡的問題,需要展開大規模的調查和救援行動,但是這需要大量的人力、費用才能支持。經過估算,急救一隻動物基本花費就要兩萬,德恩無奈地表示:「這樣的救援行動根本都是在燒錢。」
更重要的是,動物從救傷到野放需要長期照顧跟訓練,全臺只有三到五家醫院做得到,一年下來每間醫院平均只能救500只,可是臺灣每年最多有200萬件動物傷亡,這讓德恩和他的研究夥伴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野生動物救援需長期照顧與野放訓練,投入龐大的人力、精神。(領角鴞野放圖/高雄市動保處受提供)
臺灣最特別的公民科學計劃——改善路殺德恩說:「方法其實很簡單,每個人只需注意住家周圍就可以了。」大家可能以爲市區不會有動物,其實動物與我們的距離比想像的還要更近,只是我們平時不會去注意。爲了幫助動物,我們可以一起站出來,通過「公民科學」的力量來改變現況。
什麼是公民科學?就是不限時間、地點,針對你所感興趣的物種收集相關資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科學計劃。有了這些累積下的龐大資料庫,就可以幫助理解不同物種的狀態和變化,專家們就知道該提供動物什麼樣的協助。
有個很經典的例子。北美有種像臺灣麻雀一樣常見的鏽色黑鶇,人們平時對牠們毫不在乎、視而不見,但有個「耶誕節鳥類調查計劃」(CBC)持續關注,沒想到幾十年下來,他們驚覺鏽色黑鶇的數量,竟減少97%,成爲令人憂心的易危物種。幸好有這些愛鳥人士長期收集資料才挽救了鏽色黑鶇的生存危機,這件事告訴我們──有了這些數據,甚至可以改變世界。
爲了獲得這樣的數據,2011年路殺社成立了。路殺社想做的事很簡單,就是「公開徵求動物的死亡照片」。只要民衆平時把道路周圍發現的動物非自然死亡事件拍下來,上傳給他們,就能幫助路殺社找到動物死亡的熱點,知道什麼種類在什麼季節、什麼地區特別容易死亡。甚至想更進一步參與的民衆,還可向路殺社索取標本專用採集袋,密封后透過冷凍宅配、貨到付款的方式寄給他們做分析。
一開始,路殺社只有12位社員,到了今年剛滿六年,人數已經超過14000人了。德恩有點激動地說:「這是最讓我們感動的,原來臺灣有這麼多人關心動物!原來過去大家只是不知道怎樣幫助牠們罷了。」
▲除了拍照上傳,想進一步投入的柯南,可協助路殺社採集標本。(圖/路殺社)
全民一起當柯南,揭開動物死亡真相隨着路殺社的資料慢慢累積起來,「死亡真相」也慢慢揭開了。
研究人員發現,原來「動物的死亡也分旺季和淡季」。在臺灣有兩個高峰期,一個在四月、一個在十月──四月時,很多動物爲了繁殖、築巢會頻繁出沒,出事的比例就會提高,而且公的比較多;十月時,動物爲了準備過冬,幼獸也要離開媽媽自立了,年輕的牠們還不熟悉交通規則、不知要閃避車子,很容易就被撞死,所以母的與幼獸比較多。
大家可能還想像不到,臺灣路殺的前20名就有10種都是蛇類,牠們的處境非常可憐;而最常被路殺的是小型陸蟹,牠們一直以來都是排行榜冠軍。
關於民衆參與路殺的調查,德恩舉了一位非常感人的社員爲例,他說:「2014年有一位退休老師,非常認真調查陸蟹死亡路段,他來來回回走了五趟,一個一個親自數了一萬多筆,來確認究竟有多少螃蟹媽媽死亡。」讓人怵目驚心的畫面密密麻麻,所有黑點點都是螃蟹媽媽,每個媽媽肚子裡至少有500顆卵,也就是單單一個早上,就有五百萬個生命消失,這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的影響非常巨大,他的調查對研究有很大的貢獻。▲小型陸蟹的斑斑屍痕,一個早上就有無數生命從海洋生態系中消失。(圖爲綠島陸蟹廊道成死亡之路資料照/鏡週刊 )
幫助動物?其實最大好處還是回到人類身上「我們不能忘記所有的死亡事件都是我們造成的,而且改善動物的死亡,也會回過頭來改善我們的生活。」例如幫助陸蟹等於幫助整個人類與動物共享的海洋資源;讓動物安全過馬路,也可減少人類的交通事故;被路殺的動物標本可作爲教育展示,告訴我們的孩子,牠們背後發生的故事;甚至路殺調查也跟我們的健康有關,很多疾病防治可從標本檢驗中得知與預防。
德恩說,所以最大的好處,其實最後還是會回到我們人類身上。▲隨着民衆的重視,全臺越來越多路殺熱點架起「當心動物」的號誌。(圖/新北動保處提供)
不僅如此,「野生動物的死亡,竟然跟食安有關,你相信嗎?」德恩這句話讓現場民衆聽得又驚又駭。
原來,前述提過,野生動物死亡的一大原因,正是食物中毒。例如早期農夫爲了收成,常在田裡撒上驅鳥的化學藥劑,因此而死亡的鳥類,接着會被老鷹或其他動物吞食,也跟着相繼中毒身亡;或是過去所謂的「滅鼠周」,有些民衆會把用不完的老鼠藥隨便丟到森林裡,殘害許多野生動物。
經過防檢局和路殺社及屏東科技大學孫元勳教授研究室的合作,根據中毒死亡物種的檢驗結果,就可以做爲管制農用藥劑的依據,降低對動物的誤殺,也可防止毒物流入我們的食品當中;此外,現在我們的政府也已依此停辦全國性的滅鼠周這樣的活動了。
從這裡可得知,路殺社從起初的「交通安全」開始發展,慢慢發現路殺也和「食安」、「疾病健康」都有關聯。藉由公民科學這樣的方式,民衆提供的科學資料與意見,得以被有系統和有效率的彙整,凝聚成共識後,就能影響政策,讓政府接納與正確執行。
換句話說,只要身爲公民一份子,對動物的死亡就無法置身事外。
德恩反問大家:「大家還記得洪仲丘事件嗎?」三年前,有一羣人透過網路串連,爲了一個權益被漠視而失去生命的人站上凱道。他說:「我們身邊有更多無辜的動物失去生命,爲了牠們,大家同樣地,可以一起站出來,試着改變政府施政、改變整個社會風氣。」
動物的死亡對於人們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訊,透過死亡我們才知道人類如何殘害自己的生存環境。「愛這塊土地真的很簡單,通過『拍照、上傳』這樣的小動作,就能發揮很大的價值。」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都應該珍惜動物的生命,進一步才能理解我們可以如何彌補、改善現況。★「動物當代思潮」由臺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更多精彩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