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春秋(之六)

楚建鋒(教師、雜文家)

水不離山,山不離水。金時,章宗引玉泉山水至山腳下形成湖泊,取名“金水池”。元初,山前有湖稱甕山泊,山就被稱爲甕山。後來,清乾隆建清漪園時,把甕山改名萬壽山,既希望人生能像高山般萬壽無疆,更告誡人們要腳踏實地做事,不要夢想着天上掉餡餅。

甕山成爲好山園,是在元代。公元1293年,郭守敬引白浮泉水爲壩,把甕山泊建成了湖水接天的燕京第一大、也是第一座白浮甕山堰,讓光禿禿的甕山在水天一色滋養下,鶯飛草長、林木茂盛,有了甕山泊,有了世祖賜宋全太后的360頃良田,有了忽必烈建的昭化寺,有了大元第二位皇帝成宗建的甕山泊神壇。

收萬象於一湖一寺。到了公元1329年四月,元朝第八位皇帝文宗來到好山之上,見山下的水面上無邊無涯的浮萍蒲棒,噴鼻弄眼的紅白荷花,山上綠茵如翠,鳥語花香的人間春色,不覺激情滿懷。爲此,深深漢化又篤信佛教,還有詩書畫造詣的文宗,決定在這裡建一座寺廟。3年後,稱爲護聖寺的寺廟建成,讓這裡的景觀三位一體——甕山泊爲前景陪襯,護聖寺爲景觀中心,玉泉山是壯麗“靠山”,山巒層層,碧水彙集,金閣高聳,山水一色。瞬間,這座平淡的小山,有了山水靈動的飄逸之氣,釋放出迷人的自然與人類融爲一體的山水之美,成爲燕京最著名的“西湖景”。

“巒峰明秀,風景悠然,鐘聲隱隱出林表。漸進則長堤繞湖,夾堤而北,綠雲絪縕,荷香襲人。堤盡崇門盛開,臺殿突兀,曰功德寺也。”這是明代文學家劉大夏,詩中記述的功德寺。功德寺,是在元代護聖寺遺址上,由明宣宗於1427年修建的一座寺廟。功德寺的建設,帶動了甕山周邊風景的開發,讓大明的西湖成爲京城遊覽的勝地。

歲月不居。朝代更替到了大清,戰爭使功德寺殘破失修、西湖堤壩潰決、園林萎縮,甕山失去了往日風光,成了康熙的馬廄,常常發配有過錯的宮監去甕山鍘草。

公元1749年,乾隆開始大規模整治西湖,將湖水向東、向北擴挖兩倍,直達萬壽山的南坡,使遠居湖畔一角的甕山正面全部呈現於湖景之中。挖出的土,正好填萬壽山的東半部,使萬壽山得到延伸和增高,讓山形更加壯偉,讓湖面更加寬闊。瞬間,呈現出山明水秀,山河壯麗的大美景象。

次年,改甕山爲萬壽山,改西湖爲昆明湖,並一氣呵成修建了清漪園。

好山有園。

“墓在甕山好山園之東。昔年營建時,以其逼近園門,故培土爲山其上以藏之。”這是乾隆皇帝《題耶律楚材墓》一詩的記載。據詩可知,甕山曾有一座園林,名“好山園”,具體位置在耶律楚材墓西附近。因“墓”在好山園之東,又逼近正建造的清漪園“園門”,礙於風水,故而與園門與墓之間培土而“藏之”,讓好山園成爲過往,成爲昆明湖的一部分,永遠埋葬在了湖底的淤泥裡,也讓風光無限的頤和園增添了神秘的古韻古味。

康熙年間,有描寫明珠“自怡園”的詩,也述說出“自怡園”之西“好山園”的風景——“路指沙堤外,園開海淀東。好山西嶺接,曲水御溝通”。

清朝入關後,很快被“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巒疊嶂、山清水秀景色所吸引,更爲香山、玉泉山、甕山附近豐沛的泉水、大小湖泊所傾倒。爲此,浸潤着滿族遊獵文化成長、久居關外,對自然山水情有獨鍾的帝王們,既不像明朝皇帝們喜歡久居於深宮大院,又不滿城內的炎夏溽暑,在沿用明代宮殿、壇廟、園林的基礎上,開始效仿遼、金的帝王們,在北京西山修建離宮別院,迴歸於自然山水。尤其是康熙即位後,形成了高潮。

據載,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在原香山寺舊址擴建了香山行宮;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又將玉泉山南麓改爲行宮,命名爲“澄心園”,後又改名爲“靜明園”。

緊接着,康熙首次南巡歸來,受江南山水的啓發,認爲香山行宮和“靜明園”都太簡單了,體現不出山水園林的韻味,都是借景而生的小打小鬧,沒有利用好其地利之勢而再造,更達不到“避喧聽政”的皇家園林檔次,應該再建一座真正體現出江南味道的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