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涌入一邊退出 車企賣保險成“圍城”?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2020年成立的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已於今年4月16日完成註銷。對於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註銷原因,特斯拉相關人士迴應記者稱,暫無公司層面的說法。不過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梳理髮現,特斯拉保險經紀成立三年多,一直未取得保險經紀牌照。

圖片來源:天眼查

與之相對的,卻是小米的高調進軍車險市場。小米在推出小米SU7新能源汽車後,緊接着宣佈了車車科技與小米公司旗下厚積保險經紀達成合作,將爲北京、深圳、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的車主提供車險服務解決方案。

這並非車企第一次入局保險業。早在傳統燃油車當道的2011年,廣汽集團、一汽集團就已成立自己的汽車保險公司。小鵬、蔚來、比亞迪、理想等新能源車企在2018年至2023年間通過設立和收購保險經紀公司,搭建自己的車險業務。隨着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車險這一產業鏈。

車企盯上“賣保險”?

早在傳統燃油車時代,頭部車企就已經盯上了保險業。2011年,廣汽集團成立衆誠保險,系國內首家由汽車製造商牽頭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2012年,一汽集團成立鑫安汽車保險,重點經營汽車保險業務,在批准的經營範圍內同時開展財產保險業務;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組建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

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車企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尚處“藍海市場”的新能源車險領域。2018年7月,小鵬汽車成立了自己的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在上海註冊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1月,蔚來註冊成立蔚來保險經紀公司;3月,比亞迪宣佈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並於一年後全資接管易安財險,成爲國內首家獲批全資控股財險公司的車企;6月,理想汽車通過收購銀建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可以直接開展車輛保險相關業務。

業內人士認爲,車企頻頻“涉險”,或是看好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車險的廣闊市場。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5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佔比76.04%。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催生出新能源車險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東吳證券研報測算,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67萬輛,保有量達3693萬輛,保費規模達1865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18.7%;預計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5309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34.9%。

除去市場增長量的因素,新能源汽車保費也顯著高於油車。分析人士認爲,相比於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和賠付率更高,且更新換代的速度快、維修費用高、專業維修人員少等問題,導致近年來部分保險公司紛紛提高了新能源汽車保費價格。

市場規模及保費單價的增長讓車企看到了收入增長點。而車企與保險業的“強強聯合”,也有尋求轉型的考慮。安永在此前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在不斷壯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下,新能源車險經紀將是汽車行業和保險行業強強聯合、攜手轉型的一個突破口,也會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的一個新盈利和增量模式。

具有一定優勢 但利潤或不及預期

與傳統保險企業相比,車企開展車險業務時具有天然的優勢。首先,在信息把控上,車企更爲了解車主的駕駛習慣、行程數據,對車輛本身的技術和性能也更熟悉。因此,新能源車企更能設計出合理、精準的定價模型,開發出性價比更高的保險產品。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許敏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車企涉足保險,優勢在於車企對新能源車的物理特徵、風險因素等相關保險公司更爲熟悉,因此在定價上會有一定的優勢。

其次,新能源車企進入保險業,有望簡化理賠流程,提高效率。東吳證券研報指出,現階段,保險公司缺乏新能源汽車定損人才,在事故後無法進行現場定損,需要新能源車企介入檢測纔可定損理賠,而車企可憑藉技術優勢,提高整個車險理賠流程效率。

此外,在客戶資源方面,車企也有着較大優勢。業內認爲,新能源車企積累了龐大的客戶資源,客戶對車企已建立起很強的信任感,憑藉造車、養車、修車、車險理賠等一站式服務的優勢,客戶購買車企開發的新能源車險的意願較強。

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涉足保險並沒有那麼簡單。許敏敏表示,一般來說,在財險上,投保時通過保險經紀人的較多。傳統保險公司及其保險經紀人深耕行業有自己的長期合作渠道,車企新接入保險經紀行業,想從中獲取蛋糕存在一定的難度。而車企在做了一定時間的保險經紀業務後,如果發現業務收入與預期存在較大的差距,自然就會退出保險經紀行業。

而單從保險經紀業務的角度來看,有保險經紀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目前,國內經營車險經紀業務的保險經紀公司並不多,可能是由於市場集中在幾家頭部的財險公司,行業馬太效應下,中介的議價能力低,介入的利潤並不多。此外,受保險業“報行合一”的影響,保險經紀業務的利潤更爲透明,盈利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從現狀來看,新能源車企進軍保險業正面臨着多重挑戰。2019年,奔馳註冊成立的梅賽德斯-奔馳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已於2022年10月註銷;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則在今年的4月16日也完成註銷。一邊是老牌車企進軍保險業的黯然退場,一邊是“造車新勢力”前仆後繼地涌入保險市場。車企想在保險行業立足絕非易事,牌照、資金、能力及網點佈局等要素都是挑戰。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特斯拉保險經紀完成註銷或許是由於保險經紀牌照批覆困難,死磕牌照性價比不高,但如果其進軍保險業的決心不改,可能會選擇其他更迂迴的方式繼續參與車險市場。

“險企喊虧,車險嫌貴”的新能源車險

小米在推出小米SU7新能源汽車後,緊接着宣佈了車車科技與小米公司旗下厚積保險經紀達成合作進軍保險,不過隨即小米SU7的車險價格就因接近50多萬油車水平而被熱議,對此,車車科技CEO張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費價格的變化將受到多個方面的影響。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隨着數據積累的增加以及監管政策的支持將能夠有效提升自主定價能力,可以使保險費率更加精準地反映新能源車的風險特徵,有助於保險公司進行更精準的定價,進而可能改善保費價格。對於車企來說,隨着車企在成本結構的減少和設計上的優化也將對保費價格產生影響。

而這一事件正是新能源車險現狀的一個投影,新能源車險當前面臨着“險企喊虧,車險嫌貴”的局面,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以財險“老三家”爲例,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的車險綜合成本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人保財險車險綜合成本率96.9%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平安產險車險綜合成本率97.7%較去年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太保產險車險綜合成本率97.6%較去年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3年新能源車險的車均保費達4003元,而傳統商業車險車均保費爲2209元,前者是後者的1.8倍。多位險企高管表示,新能源車出險率高、賠付高,是保費居高不下的最大原因。即使提高保費,幾家財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依然居高不下。

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在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的出險率高出一倍。人保財險總裁於澤也在今年的業績會上指出,整個行業的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大概比燃油車高10個百分點以上。高出險率、高賠付率的背後與新能源車的本身特性密切相關。新能源車獨有的“三電”系統,即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在事故中無法像傳統燃油車一樣局部維修,只能整體更換,使得新能源車的維修成本“水漲船高”。此外,網約車市場中大量使用的新能源車,使得險企對這類車輛的投保、續保持謹慎態度。

事實上,針對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獲悉,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近日向機構下發了《關於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提出,要擴大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範圍。推進新能源商業車險的自主定價係數範圍按照[0.5-1.5]執行,提升市場經營主體的定價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還對網約車等營運車輛的投保提出了建議。

車車科技CEO張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險公司通過提升自主定價能力和動態優化調整基準費率,可以使保險費率更加精準地反映新能源車的風險特徵,有助於保險公司更精準地定價,從而緩解賠付壓力、改善承保結果;同時,該通知有望解決投保難題,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用於網約車等營運用途也要明確承保,並研究推出“基礎+變動”組合保險產品,有助於滿足不同類型車主的保險需求,再通過更精準的定價,私家車主和營運車主將會獲得更合理的保費,避免同一個品牌車型私家車保費高,營運車保費低從而導致行業問題,可以有效解決車主投保難、投保貴,險企綜合成本率過高的問題。

小米等造車“新勢力”入局保險業,對新能源車險市場產生多大的攪動尚未可知,但業內人士認爲,車企和險企圍繞車險建立合作生態還是值得期待的。例如在維修費用上,目前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車出險後,主要是去相應的4S店維修,在維修成本上,車企作爲專業機構或許更能把控這方面的成本。

陽光財險總經理華山在今年的業績會上指出:“經營車險是個細活,保險公司的精算定價能力、專業人才儲備以及服務網絡的佈局是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們希望車企進入保險領域後能與保險公司之間友好真誠合作,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