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超/以形塑的「真相」還原真相,就是促轉了?
▲立院日前三讀通過「促轉條例」,但目前僅對兩蔣時代威權統治的價值爭論不已,所謂還原「真相」的定義,卻仍各自表述。(圖/記者季相儒攝)
目前所見的「促轉條例」,對於如何定義兩蔣行爲仍多在價值上爭論:一邊強調人權如何重要,另一邊則注意當時環境因素與保臺發展經濟的功績。關於價值的對話不會有結果,但本文着眼於更基本的問題:「促轉條例」規定,「促轉會」應主動進行「真相」調查,還原人權受迫害之歷程,並釐清壓迫體制加害者及參與者責任。若從過去對該時期統治情況的描述來看,我們能看到什麼「真相」?
過去談的「真相」,是有特定角度的,例如對當時政府的控制有多嚴厲、歧視有多嚴重、受害者又有多少等問題。「主流說法」多是恐怖統治鋪天蓋地,絕大多數臺人都受影響;而「客氣」一點的說法,則是30年來臺灣人從戒嚴一路走來的記憶,就是說臺語要罰錢、會因爲讀一本書被特務抓走;如果直接一點的說,就是戒嚴下的臺灣人人自危,民衆的日常生活都在天羅地網的監視下動輒得咎,爲了自我保護,親友得相互提防、彼此監視,人際關係破裂、社會道德與人性尊嚴受到嚴厲摧殘,尤其社會集體心靈授創,人格精神亦跟着扭曲。作者們敢全面式的講「臺灣人」、「人人」,最低標準也要當時臺灣成年人口百分之五十加一人吧?但有沒有這樣的證據呢?沒有。那些強調「真相」者的描述,多是政府有多少特務機構或一些個案,然後,就得出這些結論了。
稍具獨立思考能力者,其實很容易提出質疑:那個時代如果這麼多受害者或恐懼,怎還有那麼多人配合這個不義的體制出來投票,甚至是支持國民黨?然而,「主流說法」也準備好了答案:因爲政權會用各種惡劣的手段打壓反對勢力,人民沒有其他選擇。但問題就在於這羣「主流說法」把這政權的「真相」塑造得太糟糕了。請記得,在他們的敘事中,這是一個滿手血腥的外來政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對人民儘可能的殘酷,所以「促轉條例」纔會認爲「轉型正義」相關事宜「工程浩大,百廢待舉」。
▲根據「主流說法」,在那個恐怖統治的年代,人人動輒得咎,稍有不慎極可能就會被莫名指控而鋃鐺入獄。(圖/記者李毓康攝)
按理說,如果是這麼大規模的恐怖統治,受害者必然遍佈臺灣,倖存者及親朋好友也不可能沒有選擇,至少,可以不投票或投廢票,以表達對這個不義外來體制的沉默抗議。但問題是,那個時期各類地方公職選舉的平均投票率,長期穩定在7成上下,與現在差距不大,而國民黨的得票率也在7成左右。
對此,「主流說法」會說:因爲賄選,纔會有如此的投票率。換言之,這解釋等於暗示虎口餘生的臺灣人民「見利忘義」,甚至「忘己」,因爲除了被恐怖政權侵害的仇恨外,人民也忘記自己長期面臨生死恐懼,仍出現大量、穩定的匿名投票。於是,在這些說法下,威權時代出來投票,甚至支持國民黨者,全成了不肖子/女、經濟動物。然你們或親朋好友們,是不肖子/女或見利忘義之人嗎?每當有學生在課堂引述類似觀點時,我總是要他們回去請問家中長輩:當時是否在如同「主流說法」的情況下,天天恐懼的過生活?然懸賞這麼多年下來,卻從沒有人來跟我要賞過。
當然,政府不可能沒有做過恐怖的事,那時連美國都對左派人權迫害,身爲第一線面對共黨的我們怎能倖免?筆者雖沒遇過,但要說恐怖氣氛卻有其限度。由於曾做過白色恐怖研究,筆者深知政府手段殘酷時的可怕,也不反對應該追究。但若以過去塑造的「真相」來還原「真相」,能甄別出誰着手實施顛覆當時臺灣人珍惜的政治秩序,誰「只是讀一本書」嗎?
筆者想起早從李登輝擔任總統的年代,就已公佈:二二八事件中,受難者沒有外省人或者僅被毆打的「真相」。若從挑選有利於己的左派宣傳做爲「真相」,以及仍爭論着臺人死亡人數的「真相」來看,政府在此時推動「促轉」的居心,乃至於教改後爲數龐大的大學畢業生明辨「真相」的能力,實在樂觀不起來。
好文推薦
楊穎超/看十九大後的中共未來五年戰略藍圖
●楊穎超,臺大國家發展所博士,曾於北京清大、南京大學蹲點研究。關注美中臺、兩岸政經發展、交流議題。現於大學任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