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示警:比特幣價格更易人為操控 且常被用於非法活動

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讓投資人有如搭上雲霄飛車。中央銀行在最新報告裡再度示警,目前比特幣市場上籌碼仍多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約82%的比特幣是由0.3%的錢包持有;由於比特幣的交易市場淺碟,監管機制亦不如傳統金融體系健全,價格更易受人爲操控。

央行表示,部分未受監管的虛擬資產交易所會透過虛假交易(wash trading),由同一人重複買賣比特幣,製造交易頻繁的假象影響投資者,進而操縱價格。近期有研究指出,虛假交易佔未受監管的虛擬資產交易所總交易量的77.5%;此外,另一項針對157家虛擬資產交易所之分析發現,其公佈每日比特幣交易量中有51%的真實性有待商榷。

比特幣因可匿名且快速地進行跨境移轉,故常被用於非法活動,根據Chainalysis統計,2022年及去年比特幣等虛擬資產被用於詐欺、資恐及勒索軟體等非法活動的金額,均較2021年增加。因此,近期全球相關監管當局已對內部管理較不嚴謹的虛擬資產業者增加罰款,歐盟亦同意強化虛擬資產的反洗錢規則,顯示國際間已認知到,需對虛擬資產業者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不過,比特幣也並非全無好處。央行認爲,自比特幣問世以來,已有許多應用區塊鏈或DLT的平臺相繼出現,並促成許多創新的發展,例如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去中心化金融(DeFi)、自動造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等;而這些平臺亦相繼衍生出許多虛擬資產,並逐漸發展出不同的特徵與用途,例如穩定幣(Stablecoin)及非同質化代幣(NFT)。

其中,NFT是指試圖表彰數位藝術品或實體收藏品等之所有權的虛擬資產,惟市場小衆且流動性低,目前市值已大幅衰退,約95%的NFT收藏品已毫無價值。然而,NFT將實體收藏品代幣化的做法,帶來RWA代幣化的發想;由於現實世界中可代幣化的資產包羅萬象,可能具有未來發展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