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 縣中是教育競爭的最佳載體

楊華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

縣級是省域高考競爭的最佳層級,縣中是教育競爭的最佳載體,能夠滿足多方教育主體的需求:縣域內學生家庭低成本參與高考競爭的需求;縣級政府的高考教育政績需求;縣中出人才、出聲譽的需求;市級政府的高考教育政績需求。

一、教育競爭載體:縣中、市中抑或"超級中學"?

根據調查,由於高校招收指標是定額發放到省域內的,省域內的學生參與競爭既定名額。也就是說,高考是在省域內競爭,而不是省際競爭。那麼,省域內的競爭,省級政府是競爭規則的設置者,而不參與競爭,參與競爭的主體包括市級政府、縣級政府、高中學校、學生家庭。學生參與競爭的目標是脫穎而出考上大學;高中學校的目標是考出更多一本、二本學生,贏得教育聲譽,吸引優質生源和師資;縣政府或市級政府的目標則是出教育政績,爲轄區內教育流動拓寬出口。市級政府的教育目標與縣級政府的教育目標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前者是指市轄區縣有教育政績,加總可以成爲市級政府的教育政績;後者是指市級可以只依靠個別市級中學在全市範圍招生出教育政績,這會與縣級政府的教育政績需求有衝突。

從調查來看,高考競爭有三個層級:一是以縣域爲層級、以縣中爲載體的競爭,該類競爭將教育競爭限制在縣域範圍,學生只要中考考上了縣級高中,就有較大機會考上好大學;二是以市域爲層級、以市級重點中學爲載體的競爭,該類競爭因縣中衰弱而使競爭擴大到市域範圍,學生只有考上了市級重點中學纔有較大機會考上好大學;三是以省域爲層級、以"超級中學"爲載體的競爭,該類競爭建基於縣級中學、市級中學全面衰敗之上,意味着學生只有進入"超級中學"纔有可能考上好大學。那麼,在縣級高中、市級高中、"超級中學"三個載體中,哪個是參與高考競爭的最佳載體?

二、低成本、高收益教育競爭模式:以縣域爲層級,以縣中爲載體

教育競爭的最佳載體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方面,高考指標是既定的也是稀缺的,競爭就很激烈,那麼,在優秀學生、優秀師資、其他軟硬件等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想在激烈競爭中勝出,教育資源就得集中配置。另一方面,教育資源的配置又要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生低成本參與競爭,即不能爲了集中資源而擡高學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從而形成對無能力支出家庭學生的教育排斥。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地處鄉鎮的普通高中只滿足第二個條件。它可以讓轄區學生低成本參與教育競爭,但是鄉鎮各類教育資源稀缺,高考的競爭力不大。因此,就單個學校而言,一般的高中學校不是獨立的參與主體。但是"超級中學"可以作爲獨立的參與主體參與省域競爭。那麼,在縣域,縣級政府要參與省域競爭,就不能讓每所高中都給自己出政績,而需要集中資源打造幾艘高考"航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縣中。一般中西部區縣資源有限,一個區縣只能支持一兩所縣中發展。這樣縣域內其他高中事實上就得朝其他方向或特色發展。集中力量發展縣中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能夠集中全縣資源備戰高考;二是鄉村優秀高中生進城讀高中雖然成本較鄉鎮高,但一般家庭能夠承擔得起,因而額外增加的教育負擔不大。

到市一級,優質資源更多,如可以集中全市的優秀學生、老師到一所學校如市一中,辦好這所學校就可以出教育政績。但問題是集中到市一中讀書的學生人數少,競爭性壓力大,學生家庭需要額外增加教育成本參與進入市級學校的競爭,這樣就會排斥不能額外支付成本的學生家庭,特別是農民家庭。

質言之,縣級是省域高考競爭的最佳層級,縣中是教育競爭的最佳載體,能夠滿足多方市縣政府、家庭、學生的教育需求:一是滿足縣域內學生家庭低成本參與高考競爭的需求;二是滿足縣級政府的高考教育政績需求;三是滿足縣中出人才、出聲譽的需求;四是滿足市級政府的高考教育政績需求,因爲每個縣都有教育政績它就有政績了。同時,縣中有高考業績,縣域社會的教育期待就有出口;學生就會留在縣域內就讀初中、高中,而較少流動到省、市就讀,節省了家庭教育資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焦慮和競爭。

三、以市中爲載體參與競爭:排斥性和教育成本"雙增"

隨着跨區域招生的放開,一些省會城市的民辦教育集團、"超級中學"、重點中學就會通過各種渠道、政策、措施,在全省範圍內"掐尖"招生,從而將各縣最優質的生源集中到少數學校。其結果:一是縣中生源得不到保證,高考業績下滑,縣級政府的教育政績闕如;二是優質學生流動加快優質老師外流速度,縣中教育質量進一步下降;三是縣一級沒有高考業績,意味着市級政府也沒有教育政績。縣、市級政府都很着急,縣級政府面對優質生源、師資外流無能爲力,但是市級政府還有迴天餘地。市級政府的招數是集中全市的優質生源和師資打造市級高考"航母",在招生上也就是全市"掐尖"。這樣,雖然縣中的頹勢不可挽回,但是多數優質考生還留在本市,市級仍可以出教育政績。每個市都這麼做,就意味着省域高考競爭的主體從縣級政府變成了市級政府。

市級作爲教育競爭的主體,意味着學生需要通過市級學校參與全省高考競爭,會導致如下結果:第一,市級政府有教育政績,而縣級政府沒有教育政績,縣級政府對縣中的投入就不會那麼積極,縣中進一步衰弱;第二,初中學生升高中從參與全縣競爭到參與全市的競爭,教育競爭的壓力向初中下移,加劇縣域內的教育焦慮;第三,初中升學競爭加劇,初中壓力加大,學校就會加強班級的分化管理,從而放棄大多數學生;第四,縣中衰敗,縣域內沒有教育出口,一些富裕家庭就會從子女小學、初中開始就將他們送進地市以上學校就讀,以提高考上市級重點高中的概率,這樣就會使縣域小學、初中生源流失,留下來的都是走不出去的家庭的學生,破壞縣域中小學正常教學、管理秩序,最終的結果是縣域中小學跟縣中一樣衰敗。

從層級上來講,鄉鎮層級的資源體量不夠,無法參與省域教育競爭;地市有足夠大的資源體量,但是以它爲主體參與教育競爭,會加劇縣域教育體系瓦解和造成較大的社會排斥。縣域則滿足資源體量條件,社會排斥較小,家庭教育成本也相對較低,同時造成的競爭壓力又相對較小,因此,以縣域作爲教育競爭的層級最爲合理。

四、"超級中學"模式:個體家庭直接參與全省教育競爭的模式

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教育方式主要是知識灌輸,而不是創造新的知識。因此,只要教師團隊有足夠的教育教學經驗,就能夠勝任高中教育。各縣的縣中辦校時間長,有文化和經驗積澱,聚集了全縣最優秀的高中教師和全縣最優質的學生,因此在全省的高考競爭中都會有清北生和一定比例的重本率。在一般情況下,全省縣中的水平都差不多,只有個別縣中會因爲縣級人口規模大、資源豐富等在高考上多幾個清北生。而"超級中學"之所以成爲"超級中學",經驗不外乎兩個。一是在全市或全省"掐尖"招生;二是將應試教育做到極致和極端。但是某省四大名校、某師附中、"老白乾"中學的校長們到其他學校或外省傳道授業時,卻閉口不談這兩條基本經驗。

"掐尖"是"超級中學"最大的經驗和秘訣,結果是其觸角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縣中無一倖免地衰弱了。我曾採訪過黃岡某縣中的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他介紹說,該縣中十年前每年都有五六個清北生,多時達到八九個。後來某師附中和黃岡中學都來校"掐尖",每年該縣要向某師附中輸送上十個優質生源、向黃岡中學輸送三四十個優質生源。該縣中被"掐尖"之後就一蹶不振,不僅清北生沒有了,重本率也大大受挫。頭一兩年高考不行還被認爲是偶然,連續多年考不好,較好的初中生源和家庭條件較好的初中生就會紛紛涌向地市和省會城市,縣中的生源也就越來越差。沒有優質生源,再有經驗的老師也教不出好的學生和好的成績來。該縣中過去物理還是化學在全市是最好的,有一羣在全市叫得上名的專業老師。其他縣市的縣中都來他們這裡取經。被"掐尖"之後,該縣中的物理(或化學)成績也掉在了其他縣市之後,使得那羣有經驗的老師蒙圈了,以爲是自己的經驗落後了,別人有了新的經驗,不斷地到其他縣中去學習,結果要麼發現別的縣中的經驗是從自己這裡學過去的,要麼學了人家的新經驗也不起作用。

跟我一起調研的陳博士是武漢市下面區縣一中的畢業生,該一中也被"掐尖"得厲害。因爲尖子生都被"掐"掉了,陳博士作爲中上水平的學生就成了年級第一名,在高考時他以全校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華中科技大學。他介紹說,每次模擬考試,因爲自己總是第一,沒有尖子生的參照系,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從哪些方面提高,因而學習出現內卷,成績提不上去。班主任和科目老師也存在沒有參照從而無從找問題、找優點和經驗的困惑,造成高中各年級中上水平學生成績停滯不前的問題。也就是說,有尖子生作爲參照時,中上水平、中等水平的學生的成績會穩步提升,因而預期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學;一旦被"掐尖",中上學生預期自己的成績提高不了時,也會流動到有尖子生的學校,造成縣中優質生源的進一步流失,中等水平的學生的成績就可能不升反降,縣中高考成績就會越來越差。

在許多省份,如四川省、陝西省,"超級中學"不僅使縣中衰弱,也搞垮了市級中學,使得全省中考學生只能盯着少數幾所"超級中學",使全省學生和家長意識到"只有進了'超級中學'才能考上好大學"。後果是:第一,以"超級中學"爲載體參與全省競爭,本質上是個體家庭繞過縣中、市中直接參與全省高考競爭;第二,教育競爭從過去全縣初中畢業生競相進縣中,到競爭進少數"超級中學",教育競爭的層級從縣域擴張到全省,即全省初中畢業生競爭少數"超級中學"學位,競爭壓力和教育焦慮加大上百倍;第三,在以縣中爲載體參與競爭時,競爭的是縣域教育資源的集中度和學生個體的努力程度,而當教育競爭以"超級中學"爲載體時,競爭的是個體家庭的經濟能力,經濟條件越好的家庭越能在更低學段時就將子女送到地市、省城讀書;第四,當個體家庭在全省進行教育競爭時,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育競爭就會向低學段轉移,從幼兒園、小學學段就開始競爭和擇校;第五,縣中衰弱使個體家庭直接參與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競爭,使全社會陷入教育焦慮之中,基礎教育越來越內卷化。

選自 楊華著 《縣中:中國縣域教育田野透視》 2024年7月當代中國出版社、重慶出版社聯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