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站穩癌症排行榜 與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有關

胰臟癌跟飲食西化有關,少吃高油、高糖食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過去被列爲「少見的癌症」,二年前首度擠進十大癌症排行榜後,罹癌人數逐年攀升,威脅國人健康。臺北榮總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石宜銘表示,罹患胰臟癌的總人數看似不高,但死亡率超過八成,主因是太晚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且無法手術治療。

衛福部公佈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胰臟癌在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七;近十年來,胰臟癌有順位上升趨勢。石宜銘說,胰臟癌在西方國家的流行率偏高,約每10萬人有7到10人,而國人罹患胰臟癌的原因,與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造成胰臟癌的確切原因仍未明,石宜銘認爲,跟攝取肉類、高糖、高脂肪、抽菸有關,還有年齡老化的危險因子。胰臟癌的發生年齡多在60歲以上,且男性較高於女性;不過,近年40至50歲即診斷出胰臟癌的例子也不少見,女性的發生率也已接近男性。

關於胰臟癌的檢查與治療,石宜銘強調,「癌王」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誤以爲是胃痛,且胰臟位置爲在腹部深處,超音波很難照出異狀。通常出現黃疸症狀時,表示腫瘤已經壓迫到總膽管,或癌細胞侵襲到肝臟。

預防勝於治療,60歲以上民衆應每1-2年進行肝功能、膽道功能檢查,再加上CA19-9腫瘤標記以及腹部超音波輔助診斷。另外,有家族史、癮君子、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的患者,要考慮定期做高階影像檢查,儘早揪出病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