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看法 海象不佳潮差大 選觀塘只爲趕進度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認爲,會選擇在觀塘港設置的理由僅爲趕在2025年達成「532」的能源配比。學界、環團站出力挺藻礁公投,呼籲全民一起連署,讓藻礁公投成案。(珍愛桃園藻礁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大潭藻礁爭議不斷!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認爲,與其在觀塘港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不如在臺北港設置接收站,會選擇在觀塘港設置的理由僅爲了趕在2025年達成「532」的能源配比(燃氣、燃煤、再生能源發電分別佔比50%、30%、20%),及當初新北態度反對,如果增氣減煤的時程可以再晚個幾年的話,那應選擇臺北港較好。

不過,據早年曾參與該案的中油退休主管透露,中油早年並不想大費周張蓋新的接收站,而是將現有管線延伸到苗栗通霄的海底管線,只要再加長34公里就可抵大潭,或由南部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或從新建的臺中港天然氣接收站接收即可。之所以增設第三接收站,坊間一直有傳聞取得觀塘專用港開發的東鼎,結合若干綠色力量解套。

根據中油資料顯示,觀塘港在12月至2月因東北季風關係,海象不佳、潮差過大,幾乎都不能操作,能安全操作的天數一年只有249天,而臺北港的操作天數至少可達286天、甚至可達334天。

莊秉潔說,不選擇臺北港,會選在觀塘港設三接的理由僅有要趕在2025年達成532能源配比,再加上臺北港要做環評、新北態度反對等,時程上可能會晚點達成所致。

莊秉潔亦提及,能源建設是奠定臺灣能源安全百年大計,輕率不得,建議還是以能源安全爲最重要考量,以此而言,臺北港可運轉日數最高,另與生態學者討論過,皆認爲臺北港至臺電林口卸煤碼頭南側,皆無海洋生態敏感區,他們建議這一範圍可以挑選任一區爲可行替代方案,也認爲如果要從臺北港拉海管到大潭技術不是問題。

莊秉潔指出,如果增氣減煤可以晚個幾年,那選擇臺北港應是較好選擇,如果後續要達到7至14天的能源安全時程的話,臺北港恐怕也要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