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催生人口數 短期育嬰津貼從6成薪提高至8成
臺灣人口2020年正式負成長,國民黨智庫下午舉行《臺灣人口負成長的挑戰及因應對策》座談會,臺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單刀直入表示,要提高生育率,短期作法就是加碼第2胎以上相關補貼、另外就是提高育嬰津貼到8成薪。臺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建議,除了提高到8成薪,也應思考育縮短育嬰津貼與育兒補貼的差距。
國民黨座談會由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主持,有民代及學者專家多人出席。薛承泰表示,要提高生育率,經濟誘因只是一部分,經濟加碼頂多維持生育率不再往下掉,但不可能拉擡上來,能拉擡上來的就是觀念及生活型態,去年出生人口是16.5萬人,其中前10個月所生的是前年懷孕的,前年正好是總統大選,當時執政黨說臺灣經濟從來沒那麼好過,換言之去年16.5萬的新生兒,是在經濟非常良好的情況下懷孕的,跟2010年狀況不一樣,當時是金融大海嘯又是虎年,當年是第一個生育人口數的新低,只有16萬6886人。所以短期要提高生率人口,真正要做的是加碼第2胎以上,或育嬰假6成薪可調到8成薪,這是短期做法,真的長期就是觀念跟生活型態。
他並說,爲何馬政府時2010年可以把生育人口拉擡上來5年,當時金融大海嘯也沒什麼錢可以補助,當時的做法是先把「婚姻」拉上來,當時的虎年生育超越牛年2萬多人,「歷史上沒有虎年超過牛年」,馬政府做到了,而且不花錢,重點是有沒決心,有沒有看到問題。他說,馬總統當時出席企業尾牙,經常問企業有沒有鼓勵生育,有發揮一定做用。
他反問,現在的年輕人有薪無法存錢,房價掉下也買不起,加上領導人在社會風氣帶起來的,你會有家庭跟婚姻的觀點嗎?
臺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則說,目前育嬰津貼設計,不符合在職場女性的需求,現在的設計是全職媽媽可領,非全職只能領保母津貼,兩者錢相差很非常大,除非政策是鼓勵父母暫離職場,否則差別補貼達不到效果;另外,縱使提高到育嬰津貼提高到8成薪,他相信申請者還是非常有限,原因是企業端會提醒申請者不利職涯發展等。
臺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執行長陳雪慧認爲,現在長壽世代已經到來,呼籲行政院應該要設置「人口對策辦公室」,定期進行「超高齡會報」,各部會之重大建設都應該要有超高齡思維。陳雪慧強調,目前衛福部對於解決老化問題着重在長期照顧,反而忽略了健康長者的相關政策,現在臺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正在推動「壯世代」政策,希望以一個正面的態度看待60至70歲的長者,翻轉虛弱老人的印象。
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盧宸緯則提醒,在未來10年內,教育體系有兩波人口變化產生的浪潮需要注意。以高教爲例,在2028年及2031年,單年度的本地生源數,分別減少將近2萬5000人及3萬人,其所伴隨而來在學校經營、師生權益保障等問題,政府應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