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兩大結局已成定局,提醒:6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特別注意

數月的呼吸不暢、身體疲乏以及思維模糊等,隨着疫情的發展,報告此類症狀的人數持續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一系列症狀統稱爲新冠感染後綜合徵,即“長新冠”。

據統計,全球範圍內已有6500多萬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很多人會疑惑,到底爲什麼會發生“長新冠”?能緩解嗎?

一、新冠病毒兩大結局已經不可避免

據世衛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2年多時間裡約有1300萬人因新冠疫情死亡,這場新冠大流行成爲了全球多個地區的主要死亡原因,扭轉了全球預期壽命穩步增長的趨勢。2019~2021年間,全球的預期壽命下降了1.8歲,下降到與2012年持平的71.4歲。《柳葉刀》期刊也曾表示,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死亡人數很可能高達1800萬。

大家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被新冠病毒“騷擾”過,爲此煩惱不已,難道就沒有辦法可以徹底解決這個病毒嗎?

實際上,新冠病毒所帶來的2種可能結果已經逐漸成爲了共識,對此每個人都需要有所瞭解。

第一,與病毒長期共存已成現實。在大範圍感染後羣體已經建立了免疫,大家體內都有抗體存在,看起來就和新冠病毒消失了一般,但其實並沒有。當體內抗體減弱或消失的時候,病毒再次來襲時則會發生新一輪的感染。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接受新京報專訪表示,新冠未來最終的結局沒有人能準確判斷。

就目前來看,新冠病毒會以人類長期共存,但會多大影響健康,主要取決於病毒變異的情況。雖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新冠病毒總體的致病力已經變得很低了,對於人類而言不再是致死性疾病,再次出現反彈的可能性也很低。

第二,隨着病毒的傳播致病力會不斷減弱,人體所出現的症狀也越來越輕,體質好一些的年輕人一般都不需要太當回事。但對於年齡大、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來說,仍然需要注意,他們在發生感染後恢復的速度較慢,發生長新冠的概率也更高。

二、專家:20%至30%長新冠患者症狀或持續一年

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發表的一項針對我國7.4萬居民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10~30%的受試者在新冠感染後報告有長新冠症狀。包括有疲勞、記憶力下降、腦霧、運動能力下降、心悸、胸痛以及血糖異常等。

另外,還有很多新冠感染者稱在感染後原有疾病加重了,或是誘發了新的慢性併發症。

近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發表研究,旨在分析有關長新冠背後免疫機制。此次研究確定了長新冠不同亞型的多組學免疫代謝特徵,找到了生物標誌物以及潛在治療靶點。

早在2022年,該團隊就對2萬餘名感染新冠的患者進行了流行病學以及臨牀特徵分析,結果發現約有9%的患者在感染後6個月出現了長新冠症狀,其中有2~3成在1年後症狀還依舊存在。

權威期刊Science也曾發表過研究表明患長新冠的可能原因:

① 研究人員通過成像技術發現新冠患者的肺部、大腦、心臟等器官內有微小的血塊,這些血塊容易影響血液循環,進而生成血栓導致心臟病、中風的機率增加。

② 在痊癒後,體內的病毒仍然可能存在,會給健康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③ 發生感染後,人體免疫系統會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下,這樣一來白細胞會一直處於高位,容易誘發慢性炎症發生。

三、生活方式改善也能助力緩解“長新冠”

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指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女性相較於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會下降一半。這幾個生活方式,每個人都需要學習。

1、注意休息

新冠病毒會讓整個呼吸道免疫屏障受到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在發生感染後一定要注意休息,幫助身體免疫力恢復。

2、適當鍛鍊

適當進行鍛鍊可幫助增強體質,讓神經鏈接和大腦功能加強,也能一定程度促進睡眠、改善情緒。可選擇一些相對舒緩的運動,如太極、八段錦等。

3、增強營養

感染後要注意補充營養,多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注意少吃油脂類豐富的食物。

4、調整心態

在發生感染以及感染後的康復期,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可選擇多與人溝通交流,轉移注意力。

新冠病毒無法完全消失,對此我們要持有正確心態與之共存。與其去糾結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不如將注意力放在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上,讓身體免疫力提高,即便是發生感染也能很快恢復。

參考資料:

[1] 《世衛組織:新冠在兩年內導致1300萬人死亡》. 財聯社 2024年05月25日

[2] 《陽康 | 6條建議,助您對抗“長新冠”》.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2023年02月09日

[3] 《關於『長新冠』,要知道的4個事實》. 武志紅 2023年01月12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