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板橋囡仔劇團」以戲會友 爲青春發聲

板橋囡仔劇團團員排練。(新北市文化局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板橋囡仔劇團參與反毒宣導演出,探討青少年身心議題。(新北市文化局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板橋囡仔劇團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彼此學習成長。(張景怡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新北市板橋區長陳奇正。(板橋區公所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動員令──新北市板橋區

「板橋囡仔劇團」由一羣板橋忠孝國中的青少年組成,在專業舞臺劇老師張景怡指導下,走入社區鄰里登臺表演,以戲劇方式與在地長輩及居民互動,更擔綱反毒戲劇宣導,用表演與羣衆對話。團員們更跟着時代脈動,將表演方式「數位化」,拍攝微電影、錄製Podcast,透過舞臺和多元的社區參與形式,實踐多元交流。

原本大學時期學戲劇的張景怡,「誤打誤撞」擔任了板橋忠孝國中表演藝術老師,起初帶着學生們說話、講故事,用活動及遊戲等生活化方式,讓學生慢慢進入戲劇領域。後來雖然因爲生孩子,張景怡離開忠孝國中,但藉由參加戲劇比賽,反而與孩子們建立了更深厚的「革命情感」。

實現自我開拓不同視野

2018年,這羣孩子國中畢業,即將升高中之際,返校探視張景怡,「他們非常懷念在校時排練戲劇的時光,於是我提出可以找來同學、學弟妹共組劇團,大家一起玩玩看。」張景怡說,因爲都是板橋在地的孩子,希望大家的想法與理念可以保有青春及稚嫩,所以團名取做「板橋囡仔劇團」。

張景怡回憶,劇團草創初期僅15名團員,所有人克難地在橋下、公園廣場、籃球場或學校穿堂排演,「我只是給他們一個方向,孩子們會找出與社區互動形式的方法。」一開始從板橋爲起點,以忠孝國中學長姐系統垂直聯結,漸漸橫向發展到不同縣市的學校學生,鼎盛時期團員多達近50名。

透過戲劇表演,張景怡期待提供青少年與成年人對話空間,使家長及成年人瞭解青少年們心聲,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實現自我。張景怡說,「板橋囡仔劇團」從板橋出發,開拓不同視野,期盼他們的青春能量,透過舞臺及多元社區參與,推及到各個角落。

家長也參加親子更融洽

不僅孩子們參與劇團,就連家長也被吸引。去年暑假,黃季蘭的女兒剛從國中畢業,參加劇團工作坊,「當我看到孩子們即興演出,覺得很有趣,於是我們母女一起報名。」黃季蘭說,「藉着學習表演,讓我面對人羣時能勇於表達,感覺我的心境更年輕」,女兒整個人則充滿自信與活力,下課後母女還一同討論劇本,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身爲「板橋囡仔劇團」主團的「香巴拉劇坊」團長俞翔峰認爲,只要家長不用負面情緒方式看待孩子,得到家長支持的孩子就能有更多發展空間,不會畏首畏尾、更能充分展現出自信。

「板橋囡仔劇團」不僅投入藝術創作、宣導反毒劇演出,張景怡還開辦工作坊,讓團員與全臺各社區、原民部落、北投婦女中心連結交流。北投婦女中心主任蔡孟吟表示,即使團員們演出很青澀、行爲有點特立獨行,但勇於表達自我,擁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意,「他們缺少發揮的舞臺,劇團正好就是展現才華與創意的空間。」

用年輕人視角詮釋板橋

張景怡帶着孩子們深入板橋各鄰里社區,參加板橋福德里中秋晚會,福德里吳阿公說,過去的里民活動可說是「老人活動」,孩子們用年輕人的視角詮釋板橋,再轉化爲他們對板橋的印象,更讓居民產生共鳴。邱奶奶說,這羣孩子以創新的表演方式融入在地元素,發掘原本不熟悉的「板橋另一面」,對所處環境有更多瞭解,讓她很感動。

從國中起加入板橋囡仔劇團的謝崇璞回憶,曾以板橋作爲故事舞臺拍攝微電影,將自己心中的私房景點,與擅長的戲劇演出結合,完成影像作品;一羣人浩浩蕩蕩跑遍板橋所有黃昏市場,只爲了發掘原本不熟悉的「板橋另一面」。

盼未來有固定據點排演

張景怡說,她企盼劇團未來能有固定據點讓團員排演,「像是有一個家,更像是心靈寄託」,畢竟有了空間,纔能有目標向前,希望孩子們能「學以致用」,發揮從劇團裡學習到的技能,負擔自己的生活、學費,「自己的人生要爲自己負責」。

動員令──新北市板橋區

● 人口數:554,252人(2024年4月底)

● 土地面積:23.1373平方公里

● 古地名:擺折、擺接、枋橋

●板橋區長陳奇正的一句話:

板橋是新舊交會的城市,不僅爲新北政經中心,發展快速也擁有歷史古蹟、豐富的宗教文化及在地特色美食,形成古早味與現代氣息並存的城市氛圍,歡迎大家來板橋一同穿梭古今,體驗在地風華。

● 知名人物:

國民黨前副主席林豐正、華南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金曲獎最佳臺語男歌手蕭煌奇、藝人明道(本名林朝章)、已故藝人茂伯(本名林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