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成功要領 接地氣 具備市場導向思維

鄭敦仁指出,新創要成功,除了找到主流產業,可否「接地氣」亦很重要。

瞿志豪也呼應,臺灣並不缺乏技術,但新創的挑戰多半是「不懂市場」。他認爲,創業者除了需懂技術之外,更要了解目標市場及客戶需求。將目標市場及客戶需求串聯,再運用對的技術,才能定義出對的產品。

ITIC建議從市場需求的思維來着眼,比較容易成功。瞿志豪強調,「說來容易,實際上蠻困難」。市場需求對準解決某些痛點,就需要跨領域技術,「這正好是工研院強項」。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不但積極整合跨單位、跨領域合作,更強調「市場導向的創新」,重新思考問題,進而找到新解決方法與商機,幫助產業從技術創新邁向價值創新。

王鵬瑜建議,新創公司應該「以終爲始來選題」,纔會真的接地氣。所謂的「好題目」,要從「事物本質」思考,就如同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常以「氣炸鍋」爲例,消費者並非想吃油炸物,真正需求是外酥內軟的口感,而不必油炸就酥脆的氣炸鍋,就是因爲思考需要「本質」,跳脫油炸思維框架,創新產品獲得大賣。同理,新創思考問題,不應急着找答案;創業者「解題」應迴歸到思考事物本質,才能接地氣。

臺灣於國際競爭力項目的全球排名,創新能力一直是前三、前四名。但資金對新創的投入,卻是遠遠落後,非常保守。王鵬瑜說,創投對新創的投資,近20年來不增反減。這也是工研院希望善用無形資產評價,將專利與技術貨幣化,鏈結科技市場和資本市場,提供臺灣新創不斷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