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草案疑妥協開放加熱煙 青少年恐淪受害者

董氏基金會擔憂,新版草案給了加熱煙開放的空間,質疑政府煙商妥協。(中時資料照)

衛福國健署今預告《菸害防制法》最新版本修正草案,將電子煙與其他形態產品以類煙品規範,但對於加熱式煙品的定位仍不明。董氏基金會表示,去年美國爆發電子煙肺傷害問題,造成多人死亡,煙商轉而力推加熱煙。衛福部長陳時中過去曾說,不讓臺灣年輕人成爲新癮害世代,但新版本的草案卻顯示,政府已經妥協,可能透過將加熱煙歸在煙品而非類煙品的方式,允許進口加熱煙。

日本開放加熱煙後,在2015年到2017年間進行追蹤調查,發現15-19歲青少年使用加熱煙「iQ**」的比例,增加了3.3倍,非吸菸者使用加熱煙的比例在2年內更是遽增13倍;韓國2017年開放成人使用加熱煙,1年後就有約3%青少年使用加熱煙,比電子煙的擴張還快,顯示加熱煙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不亞於電子煙。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電子煙約在2010年問世,加熱煙則在2015年問世,過去政府禁止新型煙品的的立場與董氏一致,陳時中也曾說過不讓臺灣年輕人成爲新癮害世代,但這次的預告草案卻給了加熱煙開放空間,令人匪夷所思,顯然是政府接受了煙商的遊說,中了計謀

林清麗表示,煙商最期待的就是增加煙品市場,臺灣吸菸率好不容易下降,如今卻選擇性禁止電子煙,另外開放加熱煙,漠視日韓的教訓。新興煙品危害專家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表示,加熱煙的有害物質和煙品一樣,包括甲醛乙醛等,雖然煙商使用一些技術含量減低,但不代表可以改善健康,過去的動物實驗顯示,使用加熱煙會肺部細胞造成危害。另外,加熱菸廠商自己的研究也顯示,吸食傳統煙後轉吸吸加熱煙者,尿中的尼古丁代謝物一樣多,顯示加熱煙也有成癮問題。

郭斐然表示,一般來說,菸草需達到600度以上纔會冒煙,但加熱煙卻是透過特殊的方式,達到350度就冒煙的效果,雖然原料是菸草,但也已經不算是天然的菸草。他與董氏基金會都認爲,政府應該將加熱煙列在類煙品當中,比照電子煙的方式加以禁止,才能避免大衆遭受危害。

國健署簡任技正呂孟穎表示,對於加熱煙的定位,國健署與財政部尚無共識,還無法得知屬於類煙品或煙品,站在國健署的立場,仍傾向將加熱煙歸在類煙品,禁止製造與輸入。目前《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仍處於預告期,加熱煙的定位至少要等到60天預告期滿後,纔會有定論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